一、政策背景是什么?
江西省 2021 年《交通强省建设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市构建 "结构合理、通达性高" 的城市路网,重点打通 "断头路"。乐平市在 2023 年已完成 10 条断头路打通、46 条主次干道改造、8 条道路 "白改黑" 的基础上,2024 年启动新一轮道路提升工程,既是对省级战略的落地响应,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战略意义是什么?
1、民生改善:28 条新建道路、9 条改造道路及桥梁加固工程,重点覆盖学校、住宅区等人口密集区,直接解决 30 万市民出行痛点(数据来源:乐平市住建局 2023 年统计公报)。
2、经济赋能:通过完善路网提升物流效率,预计带动沿线商业体增值 15%,新增就业岗位 2000 个。
3、城市升级:项目纳入《乐平市城区道路网专项规划(2019-2035)》,助力 "景乐同城化" 战略,推动城市框架向东北拓展。
三、项目核心内容是什么?
1. 工程规模
道路建设:新建道路总长 42 公里,改造道路 28 公里,桥梁加固 1 座,覆盖城区 85% 的拥堵节点。
智能升级:同步建设智慧交通系统,包括 200 个智能红绿灯、50 处电子警察、10 处交通诱导屏。
配套设施:新建停车场 12 个,新增车位 3000 个;改造排水管网 56 公里,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2. 实施路径
2024 年 9 月启动前期工作,2025 年全面开工,2026 年 9 月竣工验收。
采用 "政府授权 + 国企运营" 模式,乐通建设公司作为实施主体,通过停车收费、广告运营等实现资金平衡。
四、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有哪些?
1. 资金保障
总投资:7.75 亿元,其中财政拨款 30%,银行贷款 50%,专项债 20%。
收益平衡:预计年停车收入 1200 万元、广告位出租 400 万元、管网使用费 300 万元,覆盖 35% 的运营成本。
2. 质量管控
三级体系:建立 "政府监督 - 施工监理 - 企业自检" 质量管控链,关键工序 100% 旁站监理。
智慧监管:运用 BIM 技术进行施工模拟,通过物联网监测路基沉降、桥梁应力等指标。
五、是否有对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1. 民生福祉
出行效率:主干道通行能力提升 40%,高峰期平均车速从 20km/h 提升至 35km/h。
安全改善:道路交通事故率预计下降 30%,学校周边设置限速 30km/h、斑马线预警系统。
2. 经济拉动
产业链带动:直接创造就业岗位 1500 个,拉动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产值增长 8%。
土地增值:沿线商住用地价值预计提升 20%,促进 "道路经济带" 形成。
六、实施难点与应对策略有哪些?
1. 征迁难题
应对措施:成立专项工作组,采用 "阳光征迁" 模式,设置 10 个临时安置点,保障 1200 户居民过渡期生活。
2. 交通疏解
智慧调度:开发 "乐平出行"APP,实时推送施工路段信息,设置 32 条临时绕行路线。
错峰施工:学校、医院周边道路施工避开早晚高峰,采用夜间静音作业。
七、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有哪些?
1. 参与渠道
线上平台:通过 "乐平住建" 微信公众号开通意见征集通道,已收集建议 2300 余条。
线下活动:召开 6 场市民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参与方案论证。
2. 监督体系
进度公开:每月发布工程进度白皮书,在政府网站、社区公告栏公示。
投诉处理:设立 24 小时监督电话(0798-6567176),建立 "投诉 - 处理 - 反馈" 闭环机制。
八、实施效果有哪些?
1. 短期成效(2025 年底)
15 条新建道路通车,5 个停车场投入使用,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智慧交通系统上线,实现主干道绿波通行。
2. 中期目标(2026 年底)
完成全部道路改造,构建 "三横四纵" 快速路网。
公交分担率提升至 35%,绿色出行比例达 60%。
3. 长期愿景
助力乐平跻身 "全国文明城市",打造赣东北交通枢纽。
推动 "交通 + 旅游" 融合发展,串联洪源仙境、南窑遗址等景区。
解读单位:乐平市住建局
政策解读专员:张骏
咨询电话:0798-683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