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兴市之发展“夜经济”浅见

信息来源: 乐平历史文化研究会 发布日期: 2023-12-07 访问量:

贸易兴市之发展“夜经济”浅见

曹涛勇

建强城市靠工业,做活城市靠贸易。5月30日,景德镇全市贸易兴市工作推进会召开。自此,景德镇市吹响了贸易兴市“冲锋号”,全域全力掀起了贸易兴市“热场景”

我们乐平自古商贸比较发达,是乐安河流域一大物资集散中心,是赣东北商贸重镇。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7397万元,冠压赣东北绝大部分县(市、区)。可以说,我们乐平有着发展商贸业的扎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推进贸易兴市正当其时、大有可为、大可作为。

笔者认为,随着城市人口的聚集效应凸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当前贸易兴市的“热场景”下,乐平发展“夜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拉动城市消费需求、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推进贸易兴市的重要引擎。我市位于赣东北腹地,辐射周边鄱阳、余干、万年、德兴、弋阳等县(市、区),

有着发展“夜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综合珠山、铅山、玉山、广丰等周边县区发展“夜经济”的成功经验,我市可在发展“夜经济”上做文章,让“流量”变“留量”,让“夜市”满足市民游客更多“美好生活向往”,推动贸易兴市高质量发展。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我们要有明确的“夜经济”发展思路。

要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探索建立一系列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同时,围绕“3+8+5”的工作思路,形成全市夜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3”是指打造夜市、打响品牌、打通线上线下,“8”是指夜景、夜食、夜娱、夜购、夜宿、夜动、夜读、夜创等八个方面重点活动,“5”是重点打造“一街四点”五大夜间经济繁华聚集区(“一街”:指老北街(逛古街听赣剧),“四点”指:洎阳楼夜观景(洎水环流夜景)、老东风夜未央(老三线厂遗景)、接渡街夜美食(煎饺)、商贸城夜购物(购物不夜城)。

——打造“乐平特”夜市亮点。依托老北街、洎阳楼、商贸城等现有夜集市,研发夜间消费特色IP品牌活动及产品,打造一批文创、后备箱经济等特色夜市,以“特色产品+特色夜市”进行集中展示,打造“乐平优品”亮点。

——打响“夜乐平”夜市品牌。利用全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持续推出夜间经济消费热点,立足乐平,覆盖赣东北,辐射全省,打响“夜乐平”夜市品牌。

——打通“线上线下”夜市链。加强与阿里、美团等头部电商平台合作,主动对接京东、唯品会等平台,量身打造线上促销活动,推广网红产品。线下通过创意快闪店、商户串联等吸引消费者互动打卡,制造越夜越精彩、嗨玩不断的乐平夜购特色,打造乐平夜间经济网红产业链。

其次,我们要稳步推进八大重点任务。

一是打造悦目“夜景”。美化,统一街区品位,一街一色一格调、一街一品一打造,呈现街街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文化内涵。绿化,统一街区两边绿植,呈现雪松街、香樟街、茶花街等一街一类一品的美感。亮化,从单纯追求“亮度”向追求亮得艺术、亮得美丽、亮得科学方向发展。结合我市对外宣传名片,进行路灯造型设计,设计不同的亮化风格,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夜景。如,可结合“江南菜乡”品牌效应,把路灯杆子做成蔬菜形状,使一进入乐平便感觉到“江南菜乡”的浓厚氛围;又如,可结合“中华武术之乡”冠名效应,把路灯杆子做成兵器形状;还如,可结合“中国古戏台之乡”品牌,在路灯杆子上篆些古戏台文化、赣剧脸谱,等等。而外在灯杆形状,可与瓷都瓷厂联系,制作瓷器(蔬菜、兵器、戏曲脸谱等)外套,套在普通灯杆上即可。

二是做美爽口“夜食”。充分发挥“乐平水桌”“乐平狗肉”“乐平萝卜饺”“乐平叶子饺”“乐平清明果”“乐平月半果”“乐平麻糍”“乐平油条包麻糍”等老字号美食,形成特色餐饮集聚区、“网红美食”打卡地。依托乐平大道、凤凰路、洎阳路、民电路等美食一条街,发展一批夜排档亲民特色餐饮街区。

三是规范欢心“夜娱”。规范发展KTV、特色影院、电竞娱乐等娱乐服务业。举办“中秋游园会”“夜观古戏台博物馆”“夜赏精品赣剧”“洪马文化思品汇”“四留家训夜谈”等夜间文化娱乐活动,提升城市品味。

四是推进放心“夜购”。鼓励特色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推动建设24小时便利店、无人超市等便民消费业态。支持企业开展夜间消费购物节、推出夜间专属折扣。重点打造嘉里购物中心、华达超市、家家欣世纪华联超市等“深夜不打烊”夜购商圈。

五是做优舒心“夜宿”。推动旅游住宿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主题民宿、房车酒店特色旅游住宿产品。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民宿,鼓励酒店、民宿引入本地特色非遗体验、文艺表演、赣剧表演、艺术展览等活动。

六是推动酣畅“夜动”。鼓励体育场馆优化职能,延长开放时间。新建、改建、开放一批城市灯光球场,充分利用步道和广场资源,重点办好篮球、足球、羽毛球、荧光夜跑等市民参与度高的夜间体育赛事。聚焦东湖公园、天湖公园、洪皓森林公园、市民广场、体育中心等“夜动”点位,尝试引入轮滑等新型运动种类,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参与。

七是引导赏心“夜读”。鼓励24小时自助图书馆、各级阅读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联合图书馆开展“你阅读、我买单”夜间专属折扣活动。通过听书、读书活动,引导群众参与“夜读”活动。尝试将夜读与咖啡消费文化、滨河风景相结合,打造休闲夜经济文化载体。

八是推进挖潜“夜创”。发挥乐平工业产业优势,创新夜经济消费模式,推进旅游与工业产业跨界融合、培育工业旅游夜经济消费形态。

第三,我们要夯实五大支撑保障。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乡镇(街道)及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加快发展乐平夜间经济领导小组,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参与的工作网络。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下达的工作任务。

二要强化宣传保障。通过乐平之窗、乐平融媒、乐平发布等官方平台,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做好夜经济活动和载体发展方面宣传工作。充分发挥阿里、美团、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平台作用,提升乐平夜经济整体影响力。

三要强化资金保障。统筹利用相关财政扶持资金,支持夜市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四要强化机制保障。建立优化五项保障机制,即:优化交通运行及泊车机制,加强动静态交通组织管理,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夜班公交线路安排等;实施夜间消费包容监管机制,支持开展“店外设摊”和“集中夜市”试点,推进娱乐场所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推行微型餐饮单位备案制,促进夜间餐饮发展;推进实施“无理由退货”机制,加强消费诚信建设;建立夜间经济商圈“红黑榜”制度,建立商圈良性发展机制。

五要强化安全保障。相关责任部门要建立班子领导挂钩制度,从防疫安全、餐饮安全、燃气安全、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开展“四不两直”检查督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有序推动“夜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