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的思考
张红华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内生动力。乐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洪公气节,马氏文章”之美誉,是“中国古戏台之乡”“中国赣剧之乡”。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乐平城市的韵味和灵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积淀,把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巧妙融合,才能充分展示乐平城市的独特魅力。在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中,要注重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用立体的建筑符号表现出来,从而实现对地域文化最直观的继承和发展。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化虚为实的系统工程。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组织力量深入发掘提炼文化内涵。建议从市委、市政府层面组织一批专门的高精尖人才,如:组织市名研会、市文联、市作协、古戏台文化商会等骨干力量,对乐平的历史及文化进行挖掘和提炼,并形成体现“乐平文化”内涵的统一的文字性说明。再根据提炼结果,请专门人员设计能代表乐平文化的标志或者图案,将乐平文化化虚为实。
二、建立城市规划建设文化评估制度。整合相关部门资源,成立“乐平市城市规划建设文化专家评估小组”,吸收文化专家考量城市建筑,对城市各项规划、重大工程和重要建
筑的设计建设方案,从文化角度加以考察与评审;对建成的公共建筑、街道景观等进行文化评估与验收,看其样式、色彩、空间布局等能否反映文化品位要求。
三 、合理设置体现乐平精神的城市雕塑。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此,相关部门应把城市雕塑作为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设计制作富有有创意的城市雕塑,让城市雕塑充分发挥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精神的作用。
四、改进乐平城区现有人文景观风貌。建议在乐平市区重点地段、主要道路设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造型或标志。突出建筑命名的特色性,将历史文化、现代文明融入道路以及公共服务机构、桥梁等建筑的命名之中,并结合城市广告适度介绍建筑命名的文化背景,让市民和外来游客能时时感受到乐平本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