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拾遗之三(南宋篇2)

信息来源: 乐平历史文化研究会 发布日期: 2024-03-12 访问量:

乡贤拾遗之三(南宋篇2


编者按:2017年,我们曾编辑出版(江西人民出版社)了一本囊括洪皓、马端临、王刚中、马廷鸾、洪迈、徐衡、汪守和、徐跃等古代及近现代著名的乐平历史人物计160多人在内的新书――《乐平乡贤》,乐平历史上那些彪炳史志的名宦骁将、良臣廉吏、硕儒名医、孝女优伶、忠烈义士的生平功业得以推介,书籍出版发行后,收到诸多好评。

纵观乐平置县1840多年的历史,其间,有声望、有德行、有学问、有才能的乡贤名士不乏其人,历版旧志人物传中载有数百人之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些人物传记中所展示的乐平乡贤的美德懿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在一个地域的缩影。因此,近年来在我们《乐平文化与乡贤》公众号上,用现代语言表述形式,陆续推介了其中不少具正能量意义的人物及其业绩,现将这些资料整理汇集分期刊出,以飨读者。


赈灾使民食以宽”、治县以澄汰徭役的南宋乐平知县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字简甫,号昌谷,都昌县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二月,以宣教郎任乐平知县,嘉泰三年(1203)离任,约任知县4年有余。后历仕成都知府、汉阳知军、湖南转运判官、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华文阁学士等职。

据史志记述,曹彦约出身于诗书孝义传家的都昌曹氏,且为朱熹道统传承人,乐平县志述其“尝问政于朱文公,以所学饬政事”,即常请教朱熹,用老师所教去治理政务之事。曹彦约到乐平任职时,恰逢“岁霪潦且霜早”,即上半年遭严重洪涝灾害,下半年又遇早霜,于是,曹彦约“请之台郡,得米数千斛,民以食宽”,百姓免于饥饿而渡过荒年。

彦约在乐平任上,查阅税务资料时,发现乐平实际人口才刚过三万户,可应承担税赋徭役的户籍人口却

达四万户,与实际人口不相符,于是他“穷讨弊源,彻底澄汰徭役”,查清百姓超重负担的根源,从根本上去清理、取消不合理的税赋徭役。并将基层存在问题弊端,向朝廷“奏四弊皆为邑害”,诉说乐平税赋出现“虚额,县计大窘”“请还县用,免抛虚额”,使皇上“诏付宽卹局,是年赦令多行”。从而减轻了民众的负担,也改变了乐平县库“虚额”的窘境。

曹彦约离任乐平后,在多州军府任职,擢升为京官在朝时反对与金议和,后卒于兵部尚书任上。


益下为政”,力争为灾民“蠲赋”(减免)的南宋兴国知县洪友成十里岗人)

洪友成(生卒年月不详),字士源,南宋嘉泰二年(1202)进士。历任兴国知县、大理寺丞等职。1987版《乐平县志》载为“十里岗乡”人。

同治县志述,洪友成“少受学于乡先生张文之,习闻考亭之说”,即说洪友成小时候求学在本乡的老师张文之(张文之亦为十里岗乡人,官至亳州通判,守城抗金,被俘后宁死不从,壮烈殉国)门下,习研朱熹理学。

洪友成中进士后,曾任兴国知县,一年兴国大旱,百姓遭灾。为百姓的生计,他向上司力争减免兴国的“八分”赋税、劳役。遭上司拒绝后,他不怕得罪上司,甚至挂印辞官,上司知实情后感到惭愧,即修书劝留。故旧县志有载:

洪友成“以损上益下为政。邑旱,以蠲赋八分请,守拒不听,友成纳印径去,守惭,贻书勉留。入迁审计司,迁大理寺丞(最高刑狱机关次于大理寺卿之下的主要官员)

洪友成留下著作《碧涧集》,史称他“为文清丽俊逸,自成一家,他人效之”。


佐邑政有廉干誉”“裨赞尤居多”的南宋乐平县丞汤铸

汤铸(生卒年月不详,福建建安今建瓯人),据清乾隆《乐平县志》名宦篇载,南宋“淳祐九年(1249)二月任,宋制丞以教导系衔……铸独孜孜焉。饬学宫,严立课程,以振士习”。即说宋代县丞以主官学宫为重要职责,唯汤铸对此孜孜不倦,尽职尽责,整顿学宫之规章,严格规范其课程,以提振读书人的学习风气,从而使得“受教者名徒相踵(好学生相互跟在一起)”

史载汤铸“佐邑政有廉干誉,时长官昏且耄,铸裨赞尤居多”汤铸虽为县丞,担负的辅佐县官的职责,但相比既昏庸又年老的时任县令,对汤铸廉洁能干的赞誉尤其为多。

故而,此时的乐平县令名不见经传,而县丞汤铸列入县志“名宦”述之。

另有旧县志收入的谭应斗(四川人、进士、塔前人洪芹女婿)《雁塔记》一文中述,“淳祐中,建安汤君铸,以邑簿摄令事(代县令)过斯里”,塔前原“雁塔里”之名为汤铸所命


旧志立传的宋代民间5位“性孝义”“乐为善”的高义之士

1.许谭(生卒年月不详),字彦恭,洺口人,是宋徽宗时任出使金国信使而不辱使命的许亢宗“从父”(父亲的兄弟)。史志述其“性孝义”“居亲丧,有孝行”,在墓旁草间结庐守之。从兄得官因贫病“不能赴,谭厚赈之”。叔父犯传染病而死,“族姻无敢近”,他亲为处理丧事;族人因患疣客死上饶,“谭为之殡”。“盗窃其藏,获而逸()之,曰:汝贫故”。

2.朱菘生(生卒年月不详),字及父,万全乡(涌山)人。史志述其“乐为善”,在灾荒之年将家中“藏粟”捐出,以赈灾救人。传略中将朱菘生比作春秋时孔子弟子借粮给灾民不要归还的子罕,比作北宋时麦收时籴新粮、春荒时平价粜给百姓的成都地方钱粮官黄承事。时任乐平县令以朱菘生的义举来“示劝”县人。

3.洪葦(生卒年月不详),字叔厚,金山乡(洪岩、高家等地)人。史志述其“设心近厚,捐地以葬邻丧之无归者,建桥以济涉,倾廋(粮仓)以济饥,时论义之”。

4.程倬(生卒年月不详),字晋臣,金山乡人。史志述其“待人无贵贱,绝口不加臧否(议论)”。程倬有一朋友患怪病而死,家人避之,“弗敛,倬自为含饭(俗称往死者口中塞‘口衔钱’)”

5.程大中(生卒年月不详),高家桐林街人。旧志以“还金阴德”为题记述其见钱财“义不取”之举。宋时桐林街设有“桐林驿”,“程大中家桐林闹市”,此时“有闽客遗金一囊卧席下”,而“大中义不取,待其访失,举囊金畀(还给)之”,使得这位闽“商感之深”“将仕祠,以报德”。


宋“建万全书院”“马廷鸾师之”的方贵兴(浯口人)

方贵(据宗谱载1224--)号古愚,南宋乐平长城乡(今浯口一带),曾在家乡兴办万全书院(今浯口院前村因在书院前而得名),收生授徒,南宋丞相马廷鸾未仕之前曾师从方贵兴

旧《乐平县志》述,方贵兴“积学笃行”,即讲方贵兴勤学好学,对成就道德事业有坚定的信念和践行。且在浯口大院前一带“建万全书院授生徒,丞相马廷鸾师之

《饶州府志》卷十八《人物志·儒林》亦载:“方贵兴号古愚,乐平人。嗜学笃行,建万全书院授生徒,马廷鸾尝师事之

宋代万全书院,在浯口大院前村民的口传中一直存在,但其具体历史资料,目前在史志上尚未发现,而从府志、县志关于方贵兴的传略中可以证实。

旧志关于方贵兴的传略中,还载有马廷鸾在京为官后写给方贵兴感慨自己“老相侵”“坠绪茫然”、多负老师“昔年心”的一首赠诗:


化依京国老相侵,

坠绪茫然费讨寻。

回首万全天正远,

相期多负昔年心。”


诗中,哀叹行将断绝的宋代皇统、有负老师当年期盼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也确证了浯口院前一带南宋时有一座万全书院,这是乐平有历史记载最早的乡间书院。


宋末“弃进士业,专务义理之学,有文名”的举人胡允(众埠人)

胡允(生卒年月不详),字玉叟,别号潜斋,旧志载永善乡(今众埠黎桥一带)人,南宋晚期景定五年(1264)中举人。乾隆十七年乐平县志卷二十《人物志·儒林》为其立传。

《江西通志》有载:胡允“景定五年乡荐已而,专务义理之学,有文名”,旧县志亦述胡允“弃进士业”,即是讲南宋景定五年胡允中举后,官府推荐其进京赴进士试,但他主动放弃了,而专门从事在理论上研习儒家经典的“义理之学”,以至其学问文采远近闻名。

旧县志还记载了胡允写下不少著作“行于世”,如《大易四道发明》(四卷)、《四书辨惑》(十卷)、《潜斋文集》(十卷)、《历代奏议》(三十卷)等。


《饶州府志·人物志·儒林》及《宋元学案》立传的宋代乐平12位理学家

在《饶州府志·人物志·儒林》中,在“邹梦遇字子祥,乐平人……”传略的条目中,集中介绍12名同属杨简(号慈湖,南宋哲学家、陆象山心学传人,时任乐平县令)的学生,也即在黄宗羲《宋元学案》立传的乐平25位理学家之中的人物,杨简对他们皆有较高的评价。

《饶州府志·人物志·儒林》述:

邹梦遇字子祥,乐平(高家)人,以词赋荐於乡,为人孝弟,喜愠不形,处事一於义。同邑为简(指杨简)门人者舒益、洪简、曹正、方溥、吴埙、马朴、马应之、马、王琦、余元发、王晋老

舒益字裕父(城区人),简语之曰:孔子且发愤忘食,而况后学,瞬息之昏,随物而迁。又曰:舒生日夜思省已过,兢兢谨谨,益由是承教,尽脱支离之意。简尝称其形神清粹,度越流辈。

洪简字子裴(古金山乡人),皓曾孙,以荫补官,知茶陵县。简称其於道有觉,若在孔门,曾晳父子之俦。

曹正字性之(古怀义乡人,今镇桥),官永明尉,学有自得。锺宏称其寂静弗忘,酬应非扰。

方溥字成泰(古金山乡人),三为书贽於简以进,简称其诚确正直

吴埙字仲和(城区人),与弟埛俱游简门,简曰:埛逾年知德,埙又敏焉,不踰月而至矣。

马朴字季文(众埠人),以经学荐授广昌主簿,与犹子应之子燮俱受学简。

马应之字定翁,简曰:有问女得人焉,当以斯人对。

马燮字敬叔,自谓有得於毋不敬之说。

王琦字表文(城区人),以文荐补学官,简目为直友。

余元发字永之,以词赋荐,简称其一志於学

王晋老字子康(礼林府前人),刚中孙,以荫入仕,笃志於道。

连同上述12位,黄宗羲《宋元学案》立传的乐平籍理学家共有25位。北师大著名教授、历史学家朱仲玉先生曾撰文《且看宋代乐平人才勃兴的成因》,谓“名字与事迹被列入《宋元学案》的乐平理学家共有二十三位”,因有朱公迁条,只写朱悟冈之子未写“乐平人”而漏计;再邹梦遇条,明确写为“从祖近仁”,即邹近仁与其祖父为亲兄弟,而邹近仁条却误为“德兴人”,恐因邹近仁年幼父早逝,在继母董氏外家德兴海口长大而致误。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