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松森:献身革命的中共洄田区委书记

信息来源: 乐平历史文化研究会 发布日期: 2023-05-25 访问量:

叶松森:献身革命的中共洄田区委书记

柴有江

洎水大地英雄多,缅怀功勋泪洒河。今天是我国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缅怀先烈功绩,铭记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加昂扬的斗志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共同谱写现代化乐平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今天,介绍为革命英勇牺牲的中共乐平县洄田区委书记叶松森的感人事迹。

礼林镇洄田片区地处乐平市西南部,因扼方志敏领导革命策源地弋阳、红十军诞生地众埠和万年、横峰之交通咽喉,加之其周围的矢源坞、王毛坞、南源坞、西源坞、大坑坞等又山高林密,易躲易藏,一度成为土地革命时期赣东北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打土豪、烧契约、清债赦账、反霸分田等革命运动在当时的洄田地区开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当时乐平西南乡苏区经济贸易中心。为此,红十军率先在洄田建立乐平县十二区委员会及苏维埃政府,下辖洄田、孙家、柴家、府前、下圩等5个党支部。柴启酬、叶松森、杨松祥先后担任区委书记。后于矢源坞改立四区苏维埃政府。

当时人们都说“洄田既是白区,又是红区(或说苏区,敌方称赤化区)”。说白区就是因为当年国民党长期在洄田部署重兵,尤其江西保安团第二团第一大队驻扎后,还在洄田设监狱一座,大肆捕杀革命进步人士。  

说洄田是红区,则是因为即使在最严酷的白色恐怖下,洄田作为周边方圆几十里地下共产党组织的中心,反恐怖活动从来都没停止过,涌现了像张笠、柴兴元、柴正香、柴多汉、叶松森等几十位有名有姓的革命英烈,至于因牺牲早、无后人而成为了无名英烈的则更多。他们或被敌杀害,或牺牲于战场。据乐平县志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原洄田乡有120名烈士列入革命烈士英名录。

叶松森,男,1897年出生于时洄田区西源坞塘坞里村(今礼林镇柴家村委会塘坞里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爱好习武,生得膀大腰圆,一身好力气、好武艺,常为穷人打抱不平,深得群众拥护。

1930年2月,受当地高涨革命形势的感染,叶松森和柴荣生(建国后曾任江苏军区副司

令员、徐州军分区司令员),与当地70多名年轻人一道,从洄田步行至弋阳邵畈报名参加红军。因身怀武艺,作战勇敢,同年4月,叶松森即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委派,他经常冒险深入各地进行宣传群众、组织农民运动等秘密革命活动。

当年4月,随着“鸣山暴动”胜利,乐平革命活动全面公开,全县一片红,建立16个区委、区政府,分别是一区设南港、二区湾头、三区众埠街、四区浯口街、五区潘村、六区鸬鹚埠、七区临港、八区涌山、九区官庄、十区龙珠、十一区围渡、十二区洄田渡、十三区镇桥、十四区鸣山、十五区茶园岗和城关区乐平镇,下辖187个乡苏政府。该月,叶松森担任十二区白土峰乡苏维埃主席。

由于他工作积极,注重联系群众,所领导的党组织发展很快,白土峰苏区也日益巩固壮大。不久,就被任命为十二区洄田渡区区委书记(第二任)。

1931年初,组织上又调其到四区任区委书记,专门负责开展镇桥一带的灰白区工作。

由于他忠于党,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处处依靠和发动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到镇桥四区后的各项工作任务也完成得很出色,常往来于乐平洄田、寡妇桥、桐源、吊钟形、观峰以及万年、鄱阳等地,开展秘密地下工作,与时任中共乐平县委书记何映辉、俞传才、县苏主席邬顶山等联系紧密。

1932年7月,叶松森去镇桥开展革命工作时,行至中途,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窃踞在洄田渡的靖卫团和便衣队捉住,当即在礼林坞泥坂惨遭杀害,时年仅35岁。

随后,敌人还残忍地将其头颅割下,悬挂于洄田渡戏台数天,以压制群众的革命热情。

据叶松森嫡孙叶文汉介绍,在那个红色政权、白色统治交替反复的数年里,他祖父牺牲后,其时才七岁的父亲叶诗元辗转多处托人寄养,后跟随一流落洄田的浙江籍铁匠学徒,凭借学得的一门好手艺,最终在洄田街上成家立业,厮守铁匠铺,一辈子以打铁为业。叶文汉表示,他们将永远铭记英雄前辈光荣功绩,以此勉励自己奋勇努力,创造新生活。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