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乐平中学第一任校长张馥烈士(1912--1954),原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马长炎(1912--1997),我省最早从事教育学研究与教学的知名学者、原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周树人(1912--2000)三位乡贤诞生110周年,特将周树人先生与马长炎同志生前各自写的一篇文章,以及张馥先生得意弟子原乐平中学知名教师叶开颐先生的一篇回忆文章推出,以缅怀之。
迈开新的一步
马长炎
参加师党委扩大会的同志,进门就被新地图吸引过去,然后又惊奇地望望标语。我对着地图从霍山以南的佛子岭,一直指到洪泽湖畔的三河闸,向大家宣布:这就是我们初期“作战”的区域,佛子岭是我师的“主阵地”。
大家望着地图,都沉思起来。同志们对这个区域都有着深厚感情。山岭连绵的大别山区,是我们红四方面军的摇篮。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们和这里的人民,血流在一块、汗流在一块,人民培育着自己的子弟兵,子弟兵承担着保卫人民利益的责任。在那淮河两岸,布满战士的足迹,我师原来都是长期坚持在淮北阜阳、涡阳和洪泽湖边的游击健儿。全国胜利后,我们又和兄弟部队一道转战在大别山的崇山峻岭和淮河两岸,肩负着肃清匪患、发动群众、参加土
改、建立政权的任务,还参加过淮河、淠河沿岸防汛、抢险斗争。
部队里的许多锦旗,都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
虽然这样,但是一听说要我们暂时搁下手中的枪,在这块地区去从事经济建设,同志们思想上一时又转不过来。我们师党委扩大会的目的,正是根据上级的指示,研究怎样转好这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
会上,大家谈了形势,反复地讨论了毛主席所提出的“边打边建”的方针。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识到,只有“边打边建”,才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迅速摆脱穷困,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党委会结束时,只听到一句话,那就是:坚决服从革命的需要!
部队经过学习,思想获得了一致。华东军区首长的正式命令来到了,将我师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利工程第一师”。
举行宣誓仪式那一天,碧空万里,风和日丽。在寿县城隍庙前的广场上,全体指战员穿上了新发的夏服,许多干部和老战士挂出了自己心爱的奖章和纪念章,像是庆祝一个最隆重的节日。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各个连队把他们所获得的荣誉锦旗都带进了会场。许多锦旗都标志着本部队在配合淮海战役、解放沿淮城镇的战功。
晚上,我久久不能成眠。床头柜上的一只小玻璃瓶里,放着一粒从我腿上取下不久的弹丸,瓶上贴着一张小纸条:“一九四二年六月三十日,于安徽和县百旺市。”这颗弹丸,在我腿部整整埋藏了十年之久,我带着它,带着对阶级敌人和民族敌人的刻骨仇恨,战斗到了胜利的今天。在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同志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多年的征战,我们已经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夺取了全国的胜利。更长的路,还要我们去走;革命烈士的遗志,有待我们去实现。想到这些,我感到肩上的担子确实不轻,但也无比光荣,战胜困难,当好“建设突击手”的信心陡增百倍。我将高高地抬起康复了的、藏过弹丸的腿,稳健地迈开新的一步!
当部队准备开动的时候,和历来战前行动一样,大家都认真地擦拭武器,检查弹药、装具。不过,这回不是准备马上拿它去消灭敌人,而是为了暂时交给上级保存起来,便于今后随时使用。最后很多人自动地在枪托上贴上一张纸条,写下自己的部队番号和姓名,有的还记下哪年哪月在哪里缴过来的。
在全师行动之前,我和几个同志先到佛子岭一带去看地形。工地上,已经放置了各地运来的施工机械:发电机、起重机、搅拌机等等。在连拱坝模型之前,水库张云峰政委告诉我,这是我国水利专家在缺乏技术资料的情况下自己设计的,建筑材料也是我国自备的。水坝全长五百一十米,高七十四点四米,修成后的水库,可蓄水五亿多立方,可以拦洪,可以灌溉和便于航行,还可以发电。它是治淮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混凝土连拱坝,它将是祖国大地上又一颗夜明珠。
我们迅速把部队开到了黄岩安营扎寨。在纪念党的三十一周年生日那天,由全师选拔出来的一千多名“技术兵”和由七千多人组成的一支“野战军”,与民工一起投入了“堆山、造海”的战斗。同志们都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个伟大的起点了。
(本文录自《中国军网》,文章原节选自《星火燎原》。《星火燎原》是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红色经典,生动再现了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承载着我党我军的基因血脉,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马长炎同志写此文时身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利工程第1师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