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乐平的几位知名人士
余子昂(1884--1965),字成昆,镇桥徐家埠人,岐黄世家。自幼随父习中医,弱冠时已闻达于乡里,中年以后即闻名于鄱、万、余、乐四县交界之处。
余子昂医路很广,妇科尤精。对调经、种子、保胎、产后之辨析、用药皆有独到之处,妇科子宫发育不全或输卵管疾患,服其药之后多能生儿育女,于安胎保产更有良法。
余子昂不仅精于医术,更注重医德,终身实践救死扶伤之宗旨。其家族行医,于今已历七代,省、市医界皆有其传人。
新中国成立后,余子昂历任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等职。 (转摘自《乐平县志》)
汪澂源(1894—1943),号菏舲,儒林汪氏路公25世裔孙。曾任景德镇商会总会会董,1919年任民国第一届国会参议会议员,1924年由黎元洪大总统聘为总统府顾问。
汪澂源在清末民初内乱外侵频仍之际,审时度势,在商场游刃有余,一帆风顺,一度担任江西瓷业公司厂长、景德镇商会总会会董、江西流槎统税局长、鄱乐煤矿改组后的新乐煤矿名誉董事长、第一届江西省议会会员,聘为总统府顾问后的第二年,被授予二等大绶嘉禾章。
现位于乐平市翥山东路的“荷园”系汪澂源于1927年所建的乐平县第一座西式住宅,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曾是赣东北特委机关所作地,现在是赣东北特委旧址和方志敏旧居陈列室,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汪大绶稿)
徐谦光(1904--1970),字保锋,乐港魁堡村人。中学时代曾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进行过革命活动,大学毕业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先在魁堡办起中心小学,后到乐平中学任国文教员,曾一度代理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徐谦光仍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县政协副主席和省、县人民代表,“文革”中受到迫害,下放农场劳动,不幸被毒蛇取伤致死。
(转摘自《乐平县志》)
吴士谟(1924--2015),高家官庄村人。曾任中国台湾醒吾商业专科学校教授。
吴士谟曾就读鄱阳中学(旧称“鄱阳天一中学”),后考人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由于学校迁址中国台湾,又随校到中国台湾继续就读。毕业后任职于中国台湾醒吾商业专科学校,先后任助教、副教授、教授。
1991年,吴士谟先生回乡省亲,在与其兄弟吴士宗的交谈中,得知家乡的教育条件需要改善,毅然从自己的积蓄中捐出20万元人民币兴建官庄小学教学楼,后又陆续为兴建教师宿舍、围墙等辅助设施,捐出人民币18万元,支援家乡教育。
吴士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积极崇尚祖国统一,曾在中国台湾“中国统一联盟”进步组织中任执行委员、副主席兼秘书长,为祖国的统一做了大量工作。1992年9月,曾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转摘自《乐平名人名产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