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窑奇闻佚事
张邦富
虽然南窑在历史的烟云里湮灭,在历史的沧桑中尘封,但千百年窑山脚下的人烟却与之息息相关,其神秘的面纱偶尔会被人掀开一角,诉述她的过往,诠释她的神奇,印证她的存在。
之一:粗瓷
在窑山的东西两端分别居住着叶姓和吴姓。这两个村的百姓,由于和窑山毗邻,也算是近水楼台。人们在地里劳作,特别是在开沟挖渠、池塘清淤的过程中,总能有意外所获——杯盘碗盏、坛坛罐罐。日积月累,日常饮具,喂鸡喂猪的器具几乎不用购买,相比其他村坊,还真是得天独厚,很是节省了一笔支出。尽管这些从地里挖来的器物在色泽、器型上显得粗俗不堪,但是很实用。旧时炎热的天气,当有剩下的饭菜,妇女便用粗瓷盛下,放于水缸之中过夜,第二天取出,竟没有一点馊味。
当现代文明成果——冰箱入千家万户,走进窑山脚下的人烟,粗瓷难免不被人丢弃。
然而,令人不能忘却的是:窑山脚下的瓷片、盘碗,堆积的是历史的厚重,彰显的是古时的文明。
之二:六月冻
六月雪,它是一种生长在田畈里田藤上的极不起眼的野草,性凉,清毒活淤。过去民间医生用它治烫伤,无名鬼毒,效果很好。在南窑的窑山上有六月冻,功效更甚。这外人恐怕闻所未闻,而在窑山脚下的坑口村,老少尽知。这六月冻唯窑山才有,找出它还真要凭缘分。窑山的六月冻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生长的落叶灌木,剥皮流浆;另一种则是埋于地下瓦罐中属南窑独有的一种物质,这东西浓稠而透明,颇似冬天的肉冻。有人推测,这种六月冻是当年南窑窑工在窑火上焖制的肉食,由于突如其来的战乱,这肉食来不及被食用,而随窑火窑瓷一起湮没在泥土里而至千年,所以有了独特的祛火生肌的神效。
以前,南窑附近的百姓,如果某人长了类如搭背疮之类的毒疮,就会请内行人去窑山上挖六月冻,即使溃烂得巴掌大的口子,只要用其涂抹几回,日益见好,三两日就结痂。
窑山宝藏在历史的尘封中秘而不宣,却在村民钝口的锄头下一次次得到印证。
之三:千年古枫
在接渡镇东部方圆十几里,几近是平畴,期间的袁家、何家、湖边李家、姜家、圩里、湾里、南窑、坑口等村,古来树木成林,面积好几千亩,千百年来没有人似乎刻意为之保护,但也未闻有人恶意的将其毁坏,俨然成了一道古味深长的风景。
南窑的窑山就藏在这密林的深处。窑山不高,但林深树密,远观郁郁葱葱的树木,与那一片千亩之林同源共脉,浑圆天成。然而,就在这窑山顶上,耸立着一棵千年古枫,这棵枫树虽然只有两人合抱之径 ,高也不过两丈,但枝繁叶盛、巨冠如伞,大有荫庇生灵的气势。只是由于窑山深幽,附近的村民少有进入。
而附近村庄却有这么一个传说:某年间窑山下的南窑村
菩萨生日,村民为之举行隆重的寿典。这天,要在村口鸣响鸟铳的隆重形式和火热场面,为菩萨庆寿且迎接看热闹的亲戚朋友,而鸟铳装入火药要用枫枝削塞堵住铳口。当时有一村民自告奋勇,提了把柴刀直奔窑山,径直找到山顶的那棵古枫,砍下树枝,回来削出一个个树尖,塞入铳口。当其鸣铳之时,却发生了意外,随着铳响,当场打翻在地,虽然未要了性命,却被硝烟薰黑了半边脸庞,终生不褪。如果说这件事发生纯属偶然,那么某村“七虎”的下场却离奇诡异。古时这个村的人多为叶姓,有一人家生有七子,个个身强力壮,由于平日里有点骄横野蛮,大家看不惯,背地里称之为“七虎”。有一次,也是宗族里一场祭祀活动,也是要鸣神铳,也是要削铳塞,七虎中的一虎不顾族人的劝告,硬闯窑山,向那棵古枫开刀,昂头举刀间,一股树枝落下,那尖端直插一虎的喉管,鲜血溅射,当场倒地毙命。后来其余六虎,也没留下一滴血脉。从此,那窑山古枫,让人心生敬畏,人们将之尊为神枫,虔诚守护。让人奇怪的是,有好些年纪的老者皆说,上百年间这棵古枫竟然没有丝毫的长粗长高。而人们却发现,每年开春的时候,其他的树木还在冬寒里萧瑟,它却绿意盎然,早生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