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平安乐平城

信息来源: 乐平历史文化研究会 发布日期: 2023-12-07 访问量:

快乐平安乐平城

柴有江

翥山雄秀,洎水幽奇。江西饶河支流乐安河流至翥山附近,忽然向北拐,然后又折西向南,整个流向在此呈马蹄状,形成它最弯曲也最宽阔河段之一,这一“洎水环流”古景之地,就是千年古邑乐平(今为县级市)县治所在。乐平城就位于河水冲刷形成的两岸平原上,原名花靥镇,作为县治至今已1100多年。

自己虽说是土生土长的乐平人,但进城之前,我一直世居乡下,对乐平城了解不多。2009年调入市属媒体工作,日夜生活期间,尤其要经常采访,我才真正与这座快乐平安之城逐步熟悉热络起来,也亲身参与见证了她的快速成长与壮大。

记得初进城那会,城市框架还未拉开,老城小得也就东西南北四条街,长宽顶多两公里左右,东到第五小学就尽头了,没有东湖公园、东方酒店、第五中学;北到第三中学再往前就是大片大片的荒草田野,何来第九小学、第十一小学、天湖公园、体育馆等等。

不会忘记那年8月的一天,烈日当空、酷暑难耐,我们戴着草帽,跟随时任市领导到洎阳街道、人民医院十字路口看才刚成型的道路建设,当时周边黄土一片,很难想像今日此地早已成为车水马龙的闹市区,以致至今都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下定决心在附近这高档小区、那精品楼盘买套房,哪怕借贷买价值也翻番了。

如今的乐平城增加城东、城北两个新区,建成区面积30多平方公里,近50万人口,新增南河、东湖、天湖、洪皓、一方、马端临、凯光一大批主题、湿地、森林公园以及乐安河一江两岸、磻溪河田园综合体、登高山北侧、昌平北路等十余处休闲娱乐网红打卡地、街头绿地,新建、打通、拓宽几十条城市道路、断头路、“肠梗阻”路,城区所有主干道“白改黑”,人行道全部摊铺上彩色透水沥青,还有一大批新校园、医院、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拔地而起……这些年我写的最多的就是一个个民生工程项目的竣工建成、投入使用,而且每一篇这类新闻都点击量很高,点赞、好评如潮,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一位乐平籍清初大学士谓之,“乐之土衍以沃,乐之人文以介,乐之俗质以厚”。生活其间,我不仅观照乐平城的现在进行时,更通过寻古籍、加入历史文化研究会触摸她的过去完成时。

志书记载:乐平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更是一方快乐平安的多彩福地。

说平安,首先,乐平位于黄山余脉和怀玉山余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加上福建江西界址武夷山脉共三大屏障的阻挡保护,乐平自古鲜有地震、台风、冰雪、虫害、瘟疫等较大自然灾害,偶尔的洪水也是水过地皮湿,有些农业损失,很少人员伤亡,更少战事。其次,乐平境内有山有水,田地、山林、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一直以“江右名区”“江南菜乡”著称。我常听老一辈的乐平人说,外地人到了乐平都不愿走。因为在乐平,就是在沿河码头拾菜叶吃,也不会饿死。

说快乐,“稻米流脂姜紫芽,芋魁肥白蔗糖沙。村村沽酒唤客吃,并舍有溪鱼可叉”的富庶殷实,孕育了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丰富而多彩的厚重文化。她集古色传统文化(洪公气节、马氏文章)、红色革命文化(方志敏在该市众埠镇创建红十军)和绿色生态文化(粮食蔬菜生产大县)“三色”于一身,融物质遗产(有被誉为“洪岩仙境”的地下溶洞和华东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景致最集中、景观最美丽的文山怪石林)与“非遗”(古戏台营造技艺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一体。其中尤以全民狂欢似的赣剧文化和古戏台文化最为有名,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赣剧)之乡”“中国古戏台之乡”,市民爱戏痴戏到“三天不看戏,做事没力气;十天不看戏,肚子就胀气;一月不看戏,看谁都有气。”

十余年的城里乡下采访,我发现,每逢开台演戏,乐平甭管村里城里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宰猪杀鸡,买菜置酒,炊烟不断,三乡五里的亲朋好友都被请来做客看戏。一次演出的时间或三五天,或七八天不等。演出活动夜以继日,市民村民看戏看得如痴如醉。

现如今,乐平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戏曲舞台更加繁花似锦,专业院团在老北街定期举办“赣剧茶座”,百姓自发在各公园“群演群看”,看戏演戏、赏戏斗戏,一出出传统戏、新编戏不停上演,成为乐平人最美好的赏心乐事,而其中就有我那从乡下移居城里却痴戏不改的老父亲。

进入新时代,乐平市民的快乐平安感受何止停留在传统的自然的眷顾、物质的富庶和戏曲的快乐中,更多的是这座城市让我们身处其间的新老市民变得越来越喜欢。除系列民生工程、繁华新区建成让大家倍感快乐幸福外,历届市委市政府多年大力

度持续推进生态环保整治、文明城市创建,乐平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市民举止更文明、待人更礼貌、彼此更和谐,也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些年的工作之余,我常常在城市街巷、城中城郊村行走游逛,触摸历史中发现各背街小巷、郊区农村都改造得整洁漂亮、便捷宜居,尤其七届市委到任以来,聚焦“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城市环境改善上,进一步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力度,随着投资12.1亿元的84个“强弱项、补短板”项目先后完工,城市功能品质和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城区通行更畅、道路更洁、公园更绿、小区更美、品质更优、形象更好,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整个城市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生活其间的乡亲每天都洋溢着掩藏不住的自信喜悦、幸福快乐……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