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渡的五月十三龙船赛
张邦富
别处过了端阳,锣停鼓息,龙船上岸,河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然而接渡地界上的乐安河、安殷水依然龙船你来我往,好戏还在后头。“咚咚锵,咚咚锵,咚咕隆咚锵……”“有钱打得花花鼓”,接渡人划龙船像过去有钱人花票子,就是任性,龙船一旦下河,直划到五月十三才肯罢休。
现在的接渡镇古来是永丰乡管辖的范围,乐安河穿境而过。河南几十个村坊旧称五都,河北的二三十个村坊旧为一都,两都之间一衣带水,风俗相同,但文化差异明显。旧时的一都制瓷、造船、航运历史悠久,手工业非常发达,一代代人安居乐业。五都的田地平坦,土质肥沃,古来一村一品,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一都和五都因是近邻,两都联姻结亲,经济往来只靠渡船联结。乐安河自古就是黄金水道,千帆过往,给两岸带来了经济的繁荣。“隔河千里远。”一都和五都虽是邻居,两岸百姓交往不多,而古时端阳龙船竞渡,促进了两都之间的了解,也增进了乡民之间的情谊。也许是两都之间经济实力相当,龙船比赛又情趣相投,经过一年一年的文化碰撞,就形成了五月十三赛龙船的奇风异俗。
乐安河在接渡街处有个“一”字河段,它上起江南洲,下至翥山脚,长近十里,水平河阔,这为两都龙船竞技提供了天然的场所。每年四月将尽,等早禾分蘖,各村的龙船纷纷下水,就近操苗(乐平方言称船桨为“苗”),乐安河、安殷水,锣鸣鼓响,船歌悠长。
五月十三,各村的苗手(划船的后生)、锣鼓手、舵手在如雷的炮声中下港上船,向接渡街进发,“宁输畈上几亩田,不输河上半舱船”,他们豪情满怀,精神抖擞。接渡划龙船古来有个规矩,不论村坊大小,均可参与,但再大的村坊只能一只龙船下水,往往人烟大族总是打不破“癞蛤蟆船”这个魔咒,“船不快气死岸上的人”,所以每年的这场民俗赛事,充满悬念,看点多多。每到农历五月十三,无需组织者,不用召集人,大村小坊不约而同,龙船从各处向接渡河汇集。人烟大族倾巢而出,去河边打气助威,小村坊更是老少出动,于是就形成了河面百龙似蛟,两岸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
在接渡街边的十里河段,各村都有固定的龙船停泊点,“船头”早早地把大旗往沙滩上一插,旌期迎着河风,呼啦啦招展。龙船一到位,立即有邻村友村的主事人接二连三端着爆竹,拿着彩布和香烟前来道贺。打众彩、私彩的女眷更是络绎不绝,鲜红的彩旗题赠:水上蛟龙、乘风破浪、力争上游或乘胜前进。此时,两岸的鞭炮声响彻云霄,“啦啦啦,耶呵”的呼号排山倒海,河面上锣鼓喧天,龙船你来我往,惊涛拍岸,大河上下一片欢腾。
五月十三赛龙船一脉传承数百年,是接渡区域的文化特色,名声大,影响远,每届划船,如同盛大的节日,吸引上下乐平,南乡北乡的观众。沿河两岸家家唤客,大办酒宴,招待亲友。乐安河上自从架起接渡大桥,这里交通便捷,农历五月十三划龙船这一民间自发组织的赛事一届比一届人多,卖瓜果、冰棒、饮料、食品的生意红红火火。上一届划船,在外务工者纷纷返乡,本村乡贤踊跃捐资买船,捐赠时尚赛服,还有捐遮阳棚的,用车子送饮料的,每个点的饮用水、王老吉、红牛堆积如山,村民的热心让那届划龙船声势空前。商家借机大做广告。媒体也聚焦乐安河。有返乡人员还邀请了外地的同事、老板驱车千里,前来欣赏这一民俗盛宴,文化大餐。
五月十三,十里乐安河是龙船的竞技场,龙船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五月十三,乐安河两岸、接渡大桥上是人的世界,人人头顶骄阳,个个热情似火。
划龙船就得赛龙船,“上了红船就望红船赢”。各村的龙船划到大河里,谁都不敢轻敌。但凡比赛,先要统观全局,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于是满河的船如一条条游龙,全都在一面暗中观察,一面蓄势待发。如某村的龙船势力强劲,要尽量避其锋芒,要想取胜,除非待其疲乏。赛船除了讲究策略,也赛气势,因此热身赛至关重要,如果初战告捿,必定士气大振,锐不可当。
接渡人赛船,多赛下水,起点在上游的江南洲头的上码头那片水域,终点则是翥山渡头或者更远。赛船的双方在比赛的过程中落后的一方只要别舵,停止摧鼓,哪怕只相差一舱半舱,也是退赛认输。上午河心赛事不断,有时两只,三只船并驾齐驱,内行人一眼就明白这是友好村坊的热身赛,等到下午高手过招,比赛才更激动人心。
到了下午,龙船都往上码头水域云集,鼓声密集,这是比赛的前兆,气氛霎时紧张。此时,有两条龙船分别从左右两边绕到河中央,突然鼓歇锣停,舵手在摆开阵式。眼尖的观众看出了端倪-----要比赛了!转瞬间,双方鼓手突然紧鼓,苗手埋头弓腰,奋力挥楫,浪花飞溅,鼓声咚咚,锣声咣咣,哨声吡吡,节奏激越,两船如同出水的蛟龙,劈波斩浪,前面的龙船纷纷让道,自觉地腾出赛道,并为双方助威。顿时,两岸人群骚动,龙船所过之处,观众“加油、加油”大声呐喊,龙船过去,全都踮脚眺望。那比赛双方的龙船像离弦之箭,直逼翥山脚下。几千米的赛程,不服输的劲头让数万观众为之折服。在人们的期盼中,两船终于从翥山方向逆水而来,行在前面的一只,苗手昂头挺胸,
一路欢呼,士气高涨,一副胜利凯旋的派头,观众欢声雷动。满河的龙船羡慕不已,立即跃跃欲试,河面的气氛更加热烈。冷不防一对刚比出去,紧接着又有一对赛了过来,就这样接二连三,一发不可收拾,整个赛场仿佛煮沸了一般。
接渡的五月十三一河的纯酿老酒,让苗手喝个尽兴,也让远远近近的看客一饱眼福。可是,早几届划船某些村坊少数人因格局不高,度量不大,对传统文化领悟不够,为一点小事而在河边挑起是非,易于冲动的年轻人一掺和,就闹出事端,甚至造成事态失控的局面,让原本好端端的传统文化蒙羞,接渡河也因此几度禁止划龙船。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宽,文明素养也得到极大的提升。每到五月十三,人们就会想起接渡河下赛龙船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