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洄田排粉

信息来源: 乐平历史文化研究会 发布日期: 2025-01-03 访问量:


家乡的味道——洄田排粉

肖贵平


民以食为天,好的食物,必定是汲取了天地间的精华,比如温暖的阳光、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当然还有人们劳作的汗水以及后期独具匠心的制作。

乐平洄田排粉,当属米粉的一种。米粉诞生的时期,难以找到确切的史料,但有个传说,颇能印证米粉悠久的历史。相传,秦始皇统

一北方六国之后,于公元前221年对

岭南的瓯骆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秦军以陕西人为主,惯食

面类,而南方只产稻米,不产小麦。秦军粮草运输困难,初来乍到,吃不惯大米白饭,战斗力大受影响,将领命令伙夫设法解决这一难题。于是伙夫模仿制面过程,将大米舂成米粉,炊蒸后搓成条,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米粉。

洄田排粉的制作始于明末清初,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南巡时,地方官员以洄田米粉敬膳,康熙品,赞不绝口,钦点为朝廷贡品。据《乐平县志》记载:“乐平洄田一带程畈港背村,农民善造米粉,细白胜于他处。”因当地农民制作米粉时,放在竹排上折成块晾晒,摆成一排排,故俗称“排粉”。

零八年十月份,因参与将洄田排粉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到程畈港背村排粉生产大户朱明荣家采访,得以全面了解了洄田排粉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洄田排粉制作程序较为复杂,首先要选取本地优质大米。好的食物必须要有好的食材。做排粉的大米要颗粒饱满,晶莹洁白,没有霉变的杂质,好在洄田就是盛产优质大米的地方。挑选好的大米要用清水浸泡。水是生命之源,好料好水才能成全好的食物。安殷河的支流从港背村穿村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村子里的井水更是清甜洁净。浸米需要一两天,中途要换一次水。米浸泡好后,清洗干净。接下来就是磨浆,这是一道最耗费人力体力的活。原先传统的做法是用石磨磨浆,一人下米,两人推磨,一整天也磨不了百十斤米。这种纯手工操作无法适应当今规模化生产,现在一般用机器磨浆,手工磨浆很难见到了。然而手工磨浆的排粉在口味上总要更胜一筹。磨好的米浆装进布袋,放进箩筐沥干水分,倒在簸箕中搓揉成团,将粉团在锅中煮至半熟,捞出后进行第二轮反复揉搓,也可以放在布袋中用棍棒敲打,以便让米粉充分粘合,变得更有筋道,这也是非常考验臂力的体力活。做好的粉团放进大锅上的压榨模具,模具成圆筒型,底部有许多小孔。利用杠杆将米粉从小孔中挤出,变成一条条细细的米线直接掉入锅中煮制。煮熟的米线经过冷水漂洗冷却后,折成长方形码放在竹排上,在阳光下晒干。制作米粉,秋冬季比较适宜,这时天气凉爽干燥,阳光温和,晒出的米粉洁白晶莹。晒干的米粉一般三块叠在一起,用稻草捆扎,装箱出售。

因排粉制作工序复杂,工作量大,为赶上第二天晾晒,妇女们往往凌晨就起床劳作,要忙至午后才能开始准备中饭,很是辛苦。所以过去当地还盛传一句话说:“有女不嫁程家畈,朝饭早来中饭晏。”

排粉的制作其实也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煮掉了很多米汤和杂质,留下了劲道的米粉。浓缩的都是精华,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很是爽口宜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洄田人,排粉自然吃了不少。小时候经常踮着脚在锅台边看大人们炒排粉,排粉的味道,就像在舌尖上打了一个烙印,深刻而久远。排粉易于贮存,久放不会变质。在农村,家家都会备上一些,以前,经常有人用手推车推上门出售,也可以用大米换排粉。排粉通常作为点心,家里来人来客,炒上两盘招待,既方便又能上台面。当然也可以作为主食,农忙时节,耕作的地方比较远,家里人一般都会炒上一大脸盆,送到田间地头,呼朋引伴一起来吃,少了筷子的时候,随便折几根树枝,就可以一起开干,吃饱后,元气满满,有力气接着干活。据老人们讲,洄田排粉支援过苏区的红军革命,也支援过共库建设,这都得益于排粉便于运输、存储,更具味美耐饥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






排粉的做法多种多样,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煮着吃,加进的佐料也是五花八门。当然,洄田排粉做的最好吃的当属洄田一带。一种广为称道的做法是——牛肉嫩南瓜炒排粉。牛肉切成薄片,用红薯粉勾芡。拳头大的嫩南瓜切成细丝,姜蒜切成末,青红辣椒切成丁备用。排粉用开水煮软煮透,捞出用冷水浸泡。炒制时最好用柴火灶,这样火力强大均匀。农村手工压榨的菜籽油,可以多放一点,油熬熟后,将南瓜、姜蒜、青红辣椒下锅爆炒几秒,放进牛肉再爆炒几秒后,再放入米粉迅速翻炒。加上适量的盐、酱油、鸡精、胡椒粉、鲜辣粉,口味重的再加些辣椒粉。调料可根据自己口味不放。最后放入出生十几天的小韭菜,起锅时,嗖的一下,香气四溢,满屋的馋虫都流出了口水。

嗦一口这样排粉,首先弥漫口腔的是一股鲜甜的米香味,经过咀嚼,牛肉的香味夹杂着南瓜辣椒韭菜等大自然的气息,敲开每一个味蕾,从而五脏六腑都沉浸在美食的快意之中。洄田排粉色泽丰富、香味浓郁、滑而不糯、久食不腻。经过时间的沉淀,排粉在心中烙印下了家乡的味道——那是田野间稻谷的芬芳,那是屋顶炊烟的袅袅,那是炉膛里柴火的映照,那是灶台边慈母的微笑,那是村边落日的乡愁。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