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生辉的“公仆之光”
------纪念程长雪同志诞辰90周年
老 竹
今年12月23日是程长雪同志诞辰90周年。2009年8月23日病故,享年77岁。程长雪同志是乐平土生土长的“土改式”县级老干部,在乐平人民心目中有极高的威望,深受敬重与仰慕。
程长雪同志1933年12月23日出生在离乐平城区不远的上边程家村,是个农家子弟。1950年4月参加工作,1952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月进乐平县委班子,任县委常委。1975年10月加任县革委会副主任,分管农业工作。1977年9月,提升为乐平县委副书记,分管党群和政法工作。1981年4月,交流到铅山县任铅山县委副书记。1984年3月,回景德镇市工作,担任民政局副局长。1988年 12月退居二线,任乐平县政协调研员(正县级)。1995年8月退休。2003年6月10日留下遗作《公仆之光▪程长雪传略》,共有10多万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好学上进 脱颖而出
在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培育下,程长雪同志打小就很懂事,养成了好学上进的习惯,心灵中追求思想和行动上的进步,决心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好青年。16岁那一年,就主动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乐平工作组靠拢,报名参加当地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土改工作,经过严格考核和选拔,当上了中店乡乡主席。之后,经过4个月的浮梁地区干训班深造,1951年4月,被分配到接渡区工作,任宣传委员,正式成为党培养起来的新中国首批干部。读过3年私塾的程长雪,又经过干部培训4个月,在当时文盲成堆的工农干部中,无疑是个秀才,让程长雪同志当宣传委员,也算是人尽其才。从此以后,他浑身是劲,埋头工作,除了完成抄抄写写的任务外,还要经常跟着领导蹲点创办初级社。由于思想进步快,各方面表现优秀,一度成为上级机关“抢手货”。参加工作才2年4个月,就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在当时来说是个奇迹,只能用出类拔萃,脱颖而出来解释。他在日记中写道:“对于我,一个共产党员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为党、为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在于设身处地的替人家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快乐即多想他人,快乐即多做奉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由于他关心国家大事,认清形势,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在机遇和挑战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很快得到组织上的信任和广大干部群众认可。1957年5月就担任了乐平县湾头乡党总支书记,1958年5月提升为鸬鹚乡党委书记,1960年3月担任众埠区委书记,先后在众埠地区干了16年。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1973年1月,程长雪进入乐平县委班子,担任县委常委,兼任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主任。1975年10月加任县委会副主任,负责全县农业生产。1977年9月提升为乐平县委副书记。工作摊子越来越大,肩上担子越来越重,对此,他有项人生信条:“即使刮猪狗屎,也要刮出个模范来。”他有一条终身实践的经验是:“干好工作离不开调查研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器,强国之基。为此,他起早贪黑,奋战在田间地头,一心扑在农业发展上,建功立业。为了推广晚稻优良品种种植夺高产,有时饭也顾不上吃,腿脚走软了,坐在田埂上歇一歇,人感冒了,忍一忍。就是要咬定目标不放松。
1973年晚稻快开镰时,江西省委副书记刘俊秀路过乐平,下田一看,赞口不绝。回省后立即下发通知,放在乐平召开全省农业工作现场会。会议之后,全省许多地方都派人来乐平参观学习。这年年终,上饶地区评农业奖。70%以上的奖项被乐平包揽。1973年正是程长雪同志进乐平县委班子,主管农业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可谓身手不凡,为各行各业起到了“树标杆、勇争先”的作用。担任乐平县委副书记后,事业心、责任心、工作力度,始终如一,他在自己日记中写道:“立党为公,不谋私利,位高常思群众苦,权重不变公仆心”。“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能看他得到了什么”。这是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真实写照。粉碎“四人帮”之后,由他主持整顿公、检、法机关和队伍。十年动乱,公、检、法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确需要拨乱反正。在他以身作则带动下,公、检、法机关整顿顺利完成,公、检、法队伍素质增强,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果显著提升,多次得到上饶地委肯定与表彰。
组织上把他调任到任铅山县委副书记,实际是重用,不但分管党群、政法、县委内务、还兼任政法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只身在铅山,大权在握,但从不乱用,办每件事都很认真,既重过程,也重结果,为了铅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正能量,立下了汗马功劳。赢得了铅山县广大干部群众好口碑。
老骥伏枥 奉献不止
1988年12月,程长雪同志退居二线调回乐平,担任县政协调研员。老将不减当年勇,继续发光发热。他说:“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在关键时也应有一次闪耀。”1992年2月,被乐平县委推举为筹建重阳楼办公室主任。先后筹资140万元,建起了重阳楼,整修了迎宾大道。1994年10月竣工的重阳楼,是一幢中西合璧的相当富丽的大建筑,楼高五层,建筑面积达3610平米,设计新颖,造价低廉,质量上乘。楼顶上“重阳楼”三个镀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1992年12月接任县老龄委主任,筹资30万元,整修登高山。1998年9月全省老龄工作现场会在乐平召开,他重点介绍了乐平开展老龄工作经验。1999年2月8日,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老有所为奉献奖、重视老龄工作功勋奖(简称“三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程长雪同志光荣出席了会议,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
从1995年1月9日起,程长雪一直担任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是咨询委主要骨干力量。这时他正在办理退休手续。本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他不是这样想,而是全心全意为市委、市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服务。15年间充分发挥自己从政经验丰富的优势,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其中有许多意见与建议被历届市委、市政府所采纳。比如,耕地抛荒问题、有条件的农户建沼气池问题、发展生猪生产问题、秋收冬种问题、扩建城区农贸市场问题,以及农村移风易俗、拒绝高家彩礼、反对攀比之风问题,等等,他始终践行他所承诺的“无论在职或退休,都保持一个农民的本色,一个普通人的本色,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时常提醒自己,上不愧于党,下不愧于民,多为党为人民工作”的诺言。
精神永存 后人楷模
程长雪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14年。但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行和优良作风,永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行。他留下《工作年谱》是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有助于我们了解程长雪同志的奋斗一生,再现了他忍辱负重,不畏艰辛,战天斗地、治山治水,担当实干,主动作为,一心一意为党、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彰显了他独有的风采和魄力。(《工作年谱》附后)
我们纪念程长雪同志,就要学习他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拥护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决议、决定。
我们纪念程长雪同志,就要学习他高风峻节,严守纪律、清正廉洁的坚强党性。他在铅山县和景德镇市工作期间以身作则、公正无私、两袖清风。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严守财务制度,不揩公家一点油,不要公家一针一线,离职办移交时,连手电筒也在移交之列,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我们纪念程长雪同志,就要学习他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程长雪同志从农家子弟成长为县级领导,靠的是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我们纪念程长雪同志,就要学习他心系群众,关爱干部群众的公仆情怀。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百姓心为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纪念程长雪同志,就要学习他宽广胸怀、择善而从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关系人心背向,关系党的执政基础”。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高举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附:工作年谱
1950年 |
参加当地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土地改革。 |
1951年 |
参加土改复查,当选中店乡主席。 |
1952年 |
调四区(接渡)工作。上半年去浮梁地委学习。 |
1953年 |
任四区宣传委员,在严洲传贤村抓互助组转初级社试点工作。 |
1954年 |
调乐平县委农村工作部工作,任县委驻塔前工作组副组长,抓初级社建设。 |
1955-1956 |
任县委驻浒崦工作组副组长,建立高级社。56年下半年去地委党校学习。 |
1957年 |
任湾头乡党委第二书记,协助县委建筑碧湾渠拦河坝。 |
1958年 |
任鸬鹚乡党委书记,兴建牛头坞水库。 |
1958.10-1959 |
任众埠钢铁厂厂长。 |
1960年 |
任众埠公社党委第一书记。 |
1961年 |
公社区划变小,成立区,任众埠区主持工作的区委副书记。制止秧畈与邵畈械斗。 |
1962年 |
兴建全县第一座跨河大桥一一众埠大桥。抢险白土峰水库。制止黄家和叶家械斗 |
1963年 |
兴建马尾桥、毕家源、星形、大岭背、富家源、新峰、路口、马家坞、塘头、凤凰山、莲花塘水库。 |
1964 年 |
兴建方家垮河大桥,以及方家、倪家、横路、铁峰山、叶水桥、黎家坞、西源坞、楼前、上流源、湖村、大头坞、雷打坞、喇叭坞、野鸡坞、应打坞、莲花仂、岭背共17座水库 |
1965年 |
任众埠区委书记。修通了众埠至拱树,众埠至董坂、礼林,众埠至南港,众埠至后埠,众埠至芜丘公路。兴建的水库有:军山、卷高坞水库。加高加固了大柴坞、干群水库。 |
1966年 |
兴建湾头跨河大桥,筑古井坞、东源坞、朱型坞三个水库,11 月份被游斗,仍坚持在湾头建桥。 |
1967年 |
“靠边站”到流芳四大队劳动,民兵水库抢险,制止杨家与叶家械斗。 |
1968年 |
众埠区改为众埠公社,任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兴建徐家坞水库、东方红中型水库开工。 |
1969年 |
继续兴建东方红及罗源、上坂水库 |
1970年 |
“兴建大麻疯棚、石咀、童湾水库,修筑了乐平县第一条盘山公路文山公路。架高压电线到文山岭上。 |
1971年 |
继续兴建石咀水库。 |
1972年 |
调任乐平县委常委、“抓促部”主任。 |
1973年 |
上半年在省委党校学习,大力普及早广2号,获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省在乐平召开现场会。年底去北京参加全国棉花工作会。 |
1974年 |
“批林批孔”开始,被围攻殴打,打掉了两颗牙齿。 |
1975年 |
加任县革委会副主任。 |
1976年 |
因“反击右倾翻案风”工作停顿,到10月,粉碎“四人帮”,重新工作。 |
1977年 |
任乐平县委副书记。负责扩大城区规模,兴建人民大道和向北大道。 |
1978-1979 |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
1980年 |
上半年到武汉华中农学院学习。 |
1981年 |
调任铅山县委副书记。 |
1982年 |
因为地级间区划调整,调任景德镇市民政局副局长,为一些退休老人建了住宅,架设鱼山乡慈义村高压线。 |
1988-1991年 |
调乐平、退居二线,任县政协调研员。 |
1992 年 |
负责筹建老年人活动中心,筹资140万元建起了重阳楼。整修了迎宾大道。任县老龄委主任。筹资 30 万元,整修登高山。制订了《村老年协会工作规范》《家庭赡养老人规范》。 |
1998年 |
全省老龄工作现场会在乐平召开,重点介绍乐平开展老龄工作经验。 |
1999年 |
出席全国“三奖表彰会”(好儿女金榜奖,重视老龄工作功勋奖、老有所为奉献奖),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 |
2000年 |
制订并实施县直单位、企业挂钩救助特别困难老人制度。 |
2001年 |
从老龄委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会同李庆喜救助特困老人吴家友夫妇等。 |
2002 年 |
继续救助贫困老人,筹建众埠镇老年人活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