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200问》相关知识点
信息来源:
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5-04-21
访问量:
60.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有哪些?具体标准是什么?
答:依据《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 18—2018),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 4 项,4 项指标全部达标才能评价为安全,4 项指标中全部达标或基本达标以上才能评价为基本安全,只要有 1 项未达标或未基本达标,就不能评价为安全或基本安全。具体标准:水量方面,人均每天达到 60 升以上为达标,35 升至 60 升为基本达标。水质方面,万人以上和万人以下集中供水水质检测结果分别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规定为达标;分散供水可采用“望、闻、问、尝”简便方法进行现场评价,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可评价为基本达标,也可进行水质检测,结果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中的规定为达标。在用水方便程度方面,供水管已进入用水户宅基地范围或院内的为达标。供水管未进入的,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 400 米、垂直距离不超过 40 米的为达标;往返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 800 米、垂直距离不超过 80 米的为基本达标。在供水保证率方面,一年中实际供水量不符合标准的天数在 18 天以内为达标,在 36 天以内为基本达标。
61.水质检测指标增减项如何确定?哪些机构的检测报
告可作为水质评价依据?
答:对于当地人群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保持平稳、没有突发的地区,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总数和消毒剂指标可不纳入评价指标;集中式供水工程可仅将总大肠菌群列为微生物评价指标;有将水煮沸饮用习惯的分散式供水工程用水户可不评价微生物指标;不存在放射性指标污染风险的地区,可不评价放射性指标;有污染源或近期发现特征污染物的地区,增加特征污染物指标评价。县级及以上的卫生健康、水利等部门的水质检测机构和有 CMA 资质的第三方水质检测机构正式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可作为水质评价依据。
- 22 -62.水烧开后有水垢是不是说明饮水不安全?
答: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烧开后有水垢,表明水的硬度比较高,饮用水中总硬度大于 200 毫克/升时,烧开后就会出现水垢,但在标准规定限值(万人工程 450 毫克/升、万人以下工程 550 毫克/升)范围以内时,不影响人体健康,视为安全用水。
63.是不是必须供水入户?怎样才算供水入户?
答:不是必须供水入户,未入户用水户到集中供水点取水,只要人力取水往返时间或取水距离符合规定,都可视为用水方便程度达标。如果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供水管网经进入农户小区、院子或已经铺设到院子门口附近,具备了入户条件,但农户因为自有压水井、认为开户要钱、用水收费等个人原因而没有开户通水的,视为入户。
64.家里有自来水,也有手压井,供水保证率怎么评价?
答:无论采取一种还是多种供水方式,只需统计或测算用水户能获得符合《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 18—2018)水量要求的天数,如全年累计水量不足天数少于 36 天,供水保证率符合要求。当自来水供水系统出现停水、断水等特殊情况时,家里自备的手压井能满足水量要求或当地政府、供水单位组织应急送水等,也视为符合要求。
65.自来水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白色气泡?
答:这是因为自来水管道中有压力,空气溶解在水中,放水时就与自来水一起释放出来,形成微小的气泡。当把水放置一会儿,这些气泡就会自行消失,不影响正常使用。
66.如何开展饮水安全动态监测?
答:对供水薄弱地区、脱贫地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饮水状况开展动态排查监测,建立饮水安全问题台账,做到农村供水风险和隐患问题动态清零。重点关注小型供水设施管护不到位,季节性缺水造成饮水困难,水源污染造成的缺水问题等方面情况,建立管护机制。处理好脱贫攻坚以来建成的饮水设施闲置、废弃、管护不当等情况。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