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我市《政府工作报告》共包括94项具体工作任务(其中含10项为民办十件实事)。通过全市上下及各相关责任单位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总体落实情况较好。各单位对《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暨为民办十件实事工作均加强了组织领导,细化了工作方案,层层落实了工作责任。大多数部门均按照工作要求,对照年度任务,明确了时限、落实了本单位负责该项工作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保证了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重点工作基本落实情况
1.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增长8.3%;财政总收入46.53亿元,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实际利用外资8132万美元,增长6%;外贸出口23.22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亿元,增长13%;三产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1:51.2:37.8调整为10.8:50.6:3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65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76元,增长9.1%。
2.推进“三大攻坚战”:风险防控成效显著,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化解政府债务;1404户356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最后1个省级贫困村达到整体退出条件;坚决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工作,乐安河野鸡山村国控断面水质连续两年被综合评定为Ⅱ类。
3.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159个,完成投资89亿元,重大项目建设领域受到省政府首批及时奖励通报表扬。江维电化和乐矿棚户区改造主体工程如期竣工。大力推进了洪岩旅游开发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0.34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面开工建设。交通建设有序进行,G206罗源至大田段、镇杨公路、历库公路建成通车,景鹰高速挂线、S411乐镇线、S409涌众线大中修进展迅速。全面完成渡汪线、众篁线等5条美丽生态农村路和11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扎实推进73.25公里省、市两级扶贫村水泥路建设。打通了通站路、中远路等6条城市“断头路”,完成观峰大桥、南港大桥等12座危桥改造。
4.工业农业成绩显现。荣获全省加快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崛起先进单位、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乐平工业园被中国石化联合会列为第二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蔬菜产量达到115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增”,肉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5.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为企业减负8.05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服务大厅升级改造项目如期完成,“赣服通”乐平分厅成功上线,81个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指尖办”,访问量达17万人次。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招商安商取得新成效。引进凯光城市综合体、高新科技产业园等新项目3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
6.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积极推进绿色殡葬改革,治理“三沿六区”坟墓1.3万余座,火化率、入公墓率均实现100%。精心打造了功能完善的天湖市民之家,继续推进老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积极开展“厕所革命”,拆除旱厕近万个,完成了1.4万户农村户改厕、53座乡村公厕建设和33座城市公厕新建改建任务。扎实推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全面铺开“五拆五清一树”行动,2500个美丽宜居示范农户庭院次第推进,10个省绿色社区美丽家园创建成功。
7.为民办实事基本完成,社会保障稳步推进。面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3.8万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52%;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47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4.5%。十三小、新港中小学等新建校舍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311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标准化配置全部完成。新增乐平至景德镇北站客运专线。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6204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3%。新增20辆出租车并投入使用。背街小巷6个片区改造完成。超额完成1200户棚改任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成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完成自建48个村级体育工程。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又将迎来,各责任单位要对照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认真总结落实工作任务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查找存在问题的主动性不够、措施不力、时效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为做好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