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核心,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的通知》,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政治引领,安全发展理念持续深化。
一是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上半年先后召开8次局党委会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健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责任体系,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细化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边界。报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四套班子例会、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析我市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以“头雁效应”带动责任层层压实,各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了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是压紧压实监管职责。充分发挥市安防委办综合协调作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压紧压实部门和属地责任,厘清工作职责,严格落实隐患排查第一责任,落实部门和乡镇每个月要有安全生产工作布置研究、排查整改,对查出来的隐患确保在萌芽状态予以消除,一时不能整改的严格按照“五落实”要求制定责任清单并限时销项。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园区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断加大,按照“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管控”原则,企业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是严格开展专项工作。紧扣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关键之年部署要求,成立专班、建立制度,指导、督促交警、民政、工信、住建、交通、消防等部门制定印发31个子方案,形成“1+31”方案体系,制定年度任务清单,坚持定期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统筹调度各部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情况及工作进展,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落实。危化方面: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指导服务,组织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安全专家深入企业按照《2025年重点县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隐患问题940条,和园区管委会联合印发《塔山化工园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940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要求整改落实到位,同步推动33家危化企业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配合省应科院对涉及光气化产品、硝化工艺企业、涉氯企业开展高危细分领域专项检查4家企业(天新、恒立、煜旺、赛复乐),对查出的46条问题隐患责令企业按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到位。矿山方面:按照2025年矿山企业监督检查计划,对全市5家重点矿山企业进行了督查检查,共查出一般隐患11条、重大事故隐患1条,已完成整改11条,对于江西乐平万年青上堡石灰岩矿1条重大事故隐患进行了约谈和挂牌督办,目前已整改到位并实行销项闭环管理,全市矿山企业今年以来共自查隐患共计21条,已完成整改21条。烟花爆竹方面:对全市烟花爆竹零售专营店开展专项整治检查行动,重点排查整治超量储存、异地经营、安全经营等突出问题,对全市烟花爆竹零售店进行拉网式排查,对30家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实施行政处罚,合计处罚金额9.1万元,同步推动问题整改,整改率达到100%。按照年度执法计划的要求,对乐平市烟花爆竹专营有限公司使用“互联网+执法”进行计划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并进行立案处罚,处罚金额2.5万元。同时,做好典型案例报送工作,其中2例烟花爆竹处罚案卷通过应急部审核为典型案例并在系统内部公布。全市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坚持监管执法和指导帮扶,将学好用好省安委办编印的51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作为精准执法和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切实筑牢安全生产“堤坝”。截至目前,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47次,2982人;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行动宣贯39次,1768人;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23个,均已整改完成;实施行政处罚25次8.5万元,责令停产整顿1家。扎实开展“1·2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整改工作,全市各部门单位严格按照《乐平市深刻汲取新余佳乐苑临街店铺“1·2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整改工作方案》要求,举一反三深入开展问题隐患排查整治,逐条逐项狠抓整改落实,全市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筑牢。电气焊方面:全市共检查689家涉及电气焊企业场所,发现问题109处,已整改109处,组织电气焊无证人员45人参加培训,关闭3家从事电气焊的商铺;农业农村领域方面:共排查安全隐患15处,已完成整改隐患15处;城镇燃气方面: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6次,排查发现隐患问题45个,完成隐患问题整改45个,对全市5家液化气充装站使用的特种设备“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有预案”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向在建项目发放地下管线建设告知书6份,督促第三方施工单位同燃气经营企业签订燃气安全保护协议6份;文化和旅游方面:排查文旅场所156家次,其中拆除破网6处,广告牌4处,整改占堵疏散通道16处;冷库安全方面:印发《关于开展冷库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对全市131家冷库进行全面排查整改;拆牌破网清通道方面:强力拆窗破网14107处、广告牌3022处,拆除面积42239㎡,督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问题1507处;电动自行车方面:完成11个小区架空层消防安全改造,新增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360个,推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增设充电端口245个;“九小”场所整治方面:发动各级力量排查“九小”场所14734家,排查隐患30536处,督促整改隐患30511处,待整改25处,整改率99.92%。应急、住建、教育等部门联合推进冷库、电气焊“一件事”全链条、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以及教育培训和校外托管机构专项治理,累计推广全市共推广安装一键报警装置21家,不断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重大风险。
(二)立足未雨绸缪,防灾减灾救灾不断巩固。
一是汛旱责任落实有序。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和有关成员单位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部门分工责任制、包保责任制等各项责任制;市、乡两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大中型水库、山洪灾害五级联防责任人都已经调整和明确,明确了山洪灾害转移路线和安置点,提高联防联控和紧急避险能力,落实了市直单位部门包保重点圩堤的防汛任务和职责;及时向各乡镇(街道)和有关成员单位下达《 2025 年防汛目标任务书》,并对大中型水库、重点圩堤的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为适应我市防汛抗旱机构改革变化,提升方案要点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修订了2025年的《乐平市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和《乐平市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对组织指挥机构、工作机制、职责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同时水利、交通、水利枢纽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各类水工程及涉水工程汛期调度方案和抢险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细化责任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按照《关于开展2025年汛前防汛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1月中下旬,组织乡镇(街道)和有关成员单位以问题为导向,突出薄弱环节、重点隐患排查,对全市圩堤(泵站、涵闸)、水库、水电站、山塘、尾矿坝、山洪地质灾害点和在建涉水工程的防汛安全隐患进行排查,4月中下旬,组织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和挂点乡镇水利技术员,对全市防汛工作开展了一次全面大检查,共排查出防汛安全隐患21条,已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措施,相关单位逐条跟踪整改,逐一销号清零,督促在建涉水工程的建设单位完善防汛工作组织体系,落实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责任分工,确保责任不落空;四是强化应急保障能力。下达了《乐平市 2025 年防汛物资储备任务》,各乡镇(街道)和有关成员单位按照相关标准备足备齐防汛物资,保证在防汛抗洪时能“拿得出、用得上”。完成了库存防汛物资设备的归类整理、盘点和维护,落实专人负责,同时全市共组建11支900人的成员单位应急救援抢险队伍,建立了市人武部、武警部队、森林消防、中国安能公司和社会救援力量联动机制,时刻做好抗洪抢险准备。4月11日、21日,组织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水管站长,重点成员单位负责人,开展二次防汛业务培训。5月9日,组织了临港镇、应急、水利、自规、气象、水文、交通、供电、移动和蓝天救援队共10个单位在临港镇港边村开展了《乐平市2025防汛抢险暨人员转移演练》,演练内容有雨水情预警发布、水库抢险、地灾防御、人员转移、受淹道路警戒、水域救援和供电通信抢修;全过程组织有序,各单位团结协作,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是森林防火态势平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森林防火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核心,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的重要指示以及省、市森林防火会议精神,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灭结合,高效扑救,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广泛宣传,全民动员,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做到了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和重点区域不发生森林火灾的“三个确保”目标。成功应对多起森林火灾(情),按照“打早、打小、打了”原则强化一线处置力度,有效遏制了火势蔓延,减少了森林资源损失。在涌山镇将军庙村山火扑救中,面对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迅速组建以水灭火突击队,运用接力供水和多点开花战术,经过6小时奋战,成功扑灭大火,保护了周边数万公顷森林和数百户居民安全。
三是防灾减灾扎实有效。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积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召开了安防委成员单位会议,部署今年的5.12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从市、乡、村三级进行了活动宣传部署。5月12日上午,由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牵头,二十多个部门联合在天湖公园开展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切实提升了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浓厚氛围。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自然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手机活动。为全面做好好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在全市开展了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共组织447批次869人次,排查了1421点次隐患点。5.12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市组织各类灾害演练,共发放宣传单5多万份,开展防灾演练400余场,全市学校还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遵循,精准开展冬春救助工作。对2024年度因灾受困的对象,按照“户报、村评、乡镇审定、市级备案”的工作程序,通过国家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审批系统审核上报,开展冬春救助工作,共确定冬春救助对象4523户18195人,今年1月共拨付冬春救助款312万元,保障了因灾冬春受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是防控体系不断强化。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应急是民生的守护网。今年以来,我局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创新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和应急演练,从企业安全生产到地质灾害防范,从知识普及到实战演练,全力构建“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实战演练”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全民安全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打造平安乐平、幸福乐平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上半年先后开展2025年防汛抢险暨人员转移综合演练、基层灾害信息员专场业务培训、危化企业安全生产主题讲座、安全生产知识线下咨询、危化设施事故应急演练等活动。今年3月,我局推荐1人参加第四届江西省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获得全省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据统计,今年全市各行业领域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计划119场,上半年已开展演练59场,其中开展无脚本演练13场。通过系列活动,全力筑牢全市应急管理“防火墙”。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应急管理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行业领域风险隐患依然突出,本质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新业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和行业规范有待跟进,安全生产投入不强,影响整体安全形势。二是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存在短板,部分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力量薄弱,对抓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地方未按要求安排政府(街道)常务副职任应急管理工作分管领导,有些安防委成员单位分管领导“轮流坐庄”,对应急管理工作存在“本领恐慌”、“避责观念”。三是应对极端天气和巨灾风险的能力仍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难以满足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需持续增强。
下半年,市应急管理局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更实举措深化风险隐患整治。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矿山、危化品、消防、燃气、工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强化精准执法和联合惩戒,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强化源头风险管控,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推动企业安全技术改造,加强新产业、新业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
二是以更高站位压实应急管理链条。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推动安全发展理念入脑入心。优化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力量,完善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机制,强化部门间、区域间、军地间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提升应急指挥科学化水平。建强救援核心力量,加强政府专职和社会志愿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实战化训练演练。强化应急保障能力,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布局和管理,提升物资调运效率。
三是以更严要求筑牢防灾减灾根基。打好防汛抗旱硬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和会商研判,落实落细各项防范应对措施。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中小河流洪水防范、城市内涝治理和水库安全度汛。抓实森林防灭火,提前部署秋冬季防火工作,加强火源管控、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严防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提升综合减灾能力,持续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加强地震、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基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市发展大局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乐平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