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75999/2023-46709
乐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十四五”规划中期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信息来源: 乐平市市场监管局 发布日期: 2023-12-15 访问量:

按照乐平市“十四五”规划,我局对照职责任务,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全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工作情况

(一)第6项:知识产权保护

1.着眼创造为先,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统筹推进。成立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一体推进知识产权工作;连续多年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乐平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施意见》文件,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打出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2022年新增专利授权总量334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8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84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132件。每万人口高质量发明专利拥有量1.97件。

2.聚焦运用为要,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一是完善运营服务体系。依托江西省高校专利运营平台,构建专利淘宝,推动专利线上交易。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携手政、银、企,发布知识产权金融“白名单”,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夯实惠企运用。2022年为五家企业办理12笔专利质押登记共计4.458亿元,同比增长2914%,占景德镇地区总额的43.77%,占全省总额的5.2%,在全省县级排名第2名。

3.坚持保护为重,营造知识产权良好生态。一是充实专业化保护力量。建立乐平市知识产权非诉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共筑保护新格局。二是推动一体化保护联动。以联席会议机制为纽带,深化全过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行政司法无缝对接。三是持续开展知识产权“铁拳”和“蓝天”行动。累计查办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案件55起,假冒专利案件10起;办理7批次共88起专利非正常申请案件,督导撤回74起,无法取得联系4起,查无此人6起,提供证明材料1起,申诉3起。

(二)第45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按照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强化担当,勇于负责,深入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整治,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事故一是开展整治。先后开展了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攻坚战、安全生产月、“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城镇燃气安全整治、起重机械专项整治、超期未检专项整治和锅炉专项整治活动,并协助推进气瓶充装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二是深入排查。结合日常监管和各项专项整治,持续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隐患排查梳理,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抓好问题整改,并严厉打击违反《特种设备法》等违法行为。查出安全隐患268条,下达监察指令书60余份,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2起。同时,在节假日和国家、省、市重大政治活动期间,重点加强了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监察力度,做到维护稳定,保障安全。三是部门联动。多次联合应急管理、住建、卫健等部门对园区企业、燃气充装站、医院等特种设备开展联合检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维护安全稳定。

(三)第79项:完善市场监管

1.实行抽查事项清单管理。督促、指导市直各部门制定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等,依托江西省互联网+监管动态,调整、梳理检查事项实施清单。2023年全市检查实施清单总数337条,双随机监管事项清单数329条,重点监管事项清单数8条,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除重点监管事项外,实现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2.建立健全随机抽查“两库”。明确规定各单位要及时做好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库日常更新、维护工作,将执法人员按照业务专长进行分类录入,动态更新。2023年全市依托江西“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建立检查对象库 4219户检查对象,检查人员名录库拥有执法检查人员 1037人。检查对象库更新332个,执法人员库更新26个。

3.统筹制定抽查计划。要求各单位下发本部门双随机计划文件,根据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开展年度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和不定期随机抽查。同时,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对公开的“双随机”抽查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2023年,已有26个部门已经发起本部门双随机计划,发起本级双随机计划数229个,发起跨部门联合双随机计划数34个。

4.科学实施抽查检查。依托江西省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为参考依据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低风险企业合理降低依法监管抽查比例和频次,对高风险或有不良记录的企业依法有针对性加大随机抽查、现场检查力度。目前低风险市场主体"无事不扰"实现率达到97.85%

5.强化抽查检查结果公示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结果录入江西“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同步在江西行政执法服务网公示,归集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江西)记于企业名下。同时,建立了13个行政检查监测点,对通过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发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监测点每月反馈执法机关入门检查登记表,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依法依规处理。

(四)第80-82项: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1.深入推进自助服务。设立“创业自助服务区”,配备了专用电脑,聘用人员帮代办服务,一步步现场指导群众办理各项注册登记业务,直至业务办理完成。2023年,全市共有存量市场主体37973户,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今年突破万户大关,达到11154户。

2.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严格按照省局制定的证照分离改革的清单,对照我市认领实施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优化审批

3.简化证照申请文书材料。对已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材料,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凡前序流程已收取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群众重复提交严格清理法律法规明确设定以外的其他申请材料,实行全流程电子化,申请材料网上申报、在线办理、“不见面审批”,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2023年以来开办企业637户,执照办理用时均未超过2个小时,企业注销登记时间1小时办结率达到95%

4.扩大市场主体承诺制改革事项覆盖范围。在企业开办、食品餐饮类两个方面充分简政放权,对低分险“四小”食品餐饮类市场主体执行现场“告知承诺”制,做到了不核查立即发证。2023年以来,登记事项除需现场核查类外,均实现即申即办,网上可办率达98%以上,均达到景德镇市第一梯队水平。

5.全年无休无障碍服务。配合行政服务中心增设全年无休(周末及节假日)人员值岗点,真正做到全年无休,全流程服务,让群众进门办事暖心爽心。

(五)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工作情况

1.业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提升。重点推进11类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扎实推进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监管全覆盖,监督抽查合格率100%;开展乐平桃酥、谷酒质量提升行动,行业产品合格达到98%以上,品牌价值得到提升,产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增长;通过质量提升和专项行动,本辖区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全面落实。

2.工程质量安全保障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建设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深入推进建设工程标准化,工程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

3.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比率92.22%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泵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

4.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共有床位420床,“4A”景区服务设施标准化已达标验收,全面落实文旅市场主体守法经营主体责任。

二、存在问题

(一)知识产权保护

每万人口高质量发明专利拥有量在省、市、县比较中不高,有待提升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安全监管能力不足。现场监察工作只能局限在查看使用登记证、人员操作证、检验报告、管理制度、设备档案等面上的,难以发现隐蔽的安全隐患。二是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只顾追求经济效益,疏于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存在无证上岗,管理人员能力低下漏洞。

三是企业安全投入不够。对职工培训不到位,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也不规范,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三)完善市场监管

部门联合双随机计划任务发起数量不多,双随机联合事项覆盖率目前仅为18.24%

(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新型服务窗台设计不够人性化,缺少帮代办人员。二是业务登记办理程序及登记场景搭建、流程分工审批模式不够科学,没有统一的受理综合窗口。三是基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不够规范,高频事项没有充分简政放权到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完成。

(五)大力推进质量强市

一是“质量共治”有待提升。各部门协同机制不够活,联合行动、整体合作机制不够全,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合力不够足。二是创建品牌技术保障有待提升。我市工业特色集中体现为精细化工占主导地位,省级技术中心欠缺,质量检测保障能力水平较低,创建区域品牌工作力度不大,助力农业发展贡献不大,产品竞争力不强。三是质量意识有待提高质量知识的普及主要集中在“质量月”期间,形式过于单一,部分企业对质量工作没有长远观念,导入先进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性不高,自愿性认证发展缓慢,对质量管理人员培训重视不足,质量管理人员水平较低,很难适应现代发展需求。四是质量技术保障能力不足。目前,我市的检验检测机构保障能力严重不足,无论人员、业务范围还是装备均很难适应发展的需求,亟须需建立综合性的检测机构、引进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三、改进措施

(一)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加强宣传鼓励企业增加高质量发明专利的申请量,营造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落实发明专利授权资助,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压实企业责任。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二是深化风险排查。扎实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拉网排查、追踪督办、督促整改等常态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隐患登记、消除和查询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监管措施,提高隐患整治率。三是严格安全监察。进一步发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作用,严格行政管理执法检查整改落实,加大日常监察和查处力度,建立辖区内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档案,督促使用单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稳定。

(三)完善市场监管

加强部门沟通,将部门联合事项覆盖率考核加入政府绩效考核,增加部门对双随机工作的重视度。

(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借鉴先进经验,加强服务窗口设计和流程分工科技应用,推进智能化建设,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加强服务培训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五)大力推进质量强市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的协调议事功能,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定期会议制度,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功能和积极性。二是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增强标准使用的话语权,提升标准化水平。结合我市发展的规划,大力推动有机示范区,绿色生态品牌的建设。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质量发展激励机制,着力推动质量水平有效提升。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