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75999/2022-04020
乐平市农业农村局乐平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信息来源: 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1-09-20 访问量:

乐平市“十四五”农业农村

现代化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

、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及五中全会,2020年全国两会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减贫工作接续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打造特色鲜明、对话世界的现代化赣东北明珠”总目标,以“大学大干大变”为主导,全面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生态涵养能力、城乡服务能力、持续发展能力。

2规划总则

(1)规划范围

乐平市全市范围:现辖 2个街道、15个镇1个乡,另辖1个农业高新科技园、1个水库管理局等2个乡级单位。

(2)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5年。其中,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远景规划至2035年

(3)规划原则

①品牌化发展

牢固树立品牌就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的理念,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积极推行“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着力打造乐平农业商标,做强做大乐平农业品牌,提高品牌农产品上市率

②高效化发展

充分利用乐平在科技转化生态环境和区位交通等方面优势,通过实施标准化操作、精细化管理、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率,按照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推进乐平特色型现代农业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

③差异化发展

采取“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策略,结合各乡镇实际,积极发展优势突出的农业产业,注重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信息物流、科技研发转化、农业博览会展等产业。逐步缩减和改造受土地、水等资源约束较多的产业,注重保护乐安河流域和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

④绿色化发展

不断探索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努力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促进农业资源节约,注重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优质、生态、安全的乐平特色型现代农业。

3、发展定位

以乡村振兴为战略方向,全力推进以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和信息化为主要标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与鄱阳湖都市圈相配套,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化农村和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1)江南农业博览会展中心。融合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乐平国家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创建,创新推动江南农业博览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办好乐平国际农业博览会,整合农业相关展会,集中打造乐平特色国际农业博览会”。着力强化交易、交流、展示和合作平台功能,把乐平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化农业博览会展中心。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挥现有乐平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平台作用,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吸引高校院所入驻园区,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示范引领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研发,不断推进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展示、农业科技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孵化,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适用新技术。有效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乐平市特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三产融合发展试验示范中心。发挥乐平科技转化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大等优势,着眼于发挥乐平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率先把高新技术、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引入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创意农业、森林旅游等新兴业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全产业链,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创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验示范区,为现代农业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加强功能研发和产品开发,加快推动以传统优势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化与现代休闲食品相融合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发展,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着力改善农产品终端形态,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加工促种养殖,以种养殖支撑加工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将乐平打造成为区域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

(5)特色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充分利用乐平区区域自然独特农耕文化深厚、产品品质优良的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和优质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打造高科技、高品质、高品位的乐平农产品“三高”形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将乐平建成优质农产品重要供给基地。

(6) 全省美丽宜居试点县。加强乐平市美丽宜居试点建设县创建,大力推进美丽宜居乡镇(村庄、庭院)试点工作,加快文明示范户、美丽农户庭院评创。到2025年,实现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庄干净整洁,村民文化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全市创建全省美丽宜居试点县成果丰硕。建成美丽宜居乡镇5个以上,美丽宜居(特色)村庄100多个,美丽宜居农户庭院和5000多户。

4、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乐平市农业以农业现代化为根本战略方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落脚点,十园百(即:乐平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上十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百个现代农业示范村)目标重点,努力把乐平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基本形成产业特色明显、优质高效和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框架,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强市建设之路,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将紧跟全国农业现代化和全省新时代“五美”乡村建设步伐,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全市农业总量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农业产值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综合农业农村实力全省领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具有乐平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农业更加高效、农村更加优美、农民更加富裕

锚定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1)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稳住并提升农产品供给生产量,实现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产品优质安全,高效供给。乐平市成为全省“菜篮子”产品的主要供给区。到202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2万吨,高标准农田面积达43万亩以上,蔬菜产值达到20亿元,农业发展品质全面提升。

(2)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区域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品质品牌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到2025年新增绿色(有机)农产品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2个。

(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提高。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与层次明显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市场拓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25年,发展1家上市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16万户以上;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依法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300家;品牌农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市场拓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扶持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相对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

(4) 乡村振兴进入重要阶段。2025年,全市乡村治理体系、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成,农村社会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观。农业农村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等体系基本形成。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水平、保障能力、及品质全面提升;农村生活空间显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民生活更加富裕,脱贫攻坚成效得到巩固扩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形成。

(5) 体制机制卓有成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农村“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当好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建成“农业增效、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幸福乐平。

乐平市“十四五”现代农业农村规划目标主要指标一览表

类别

指标

2020

2025年

指标

基期值

目标值

属性

供给保障

粮食总产量(万吨)

42.03

42

约束性

肉类总产量(万吨)

2.9

4

预期性

#猪肉(万头)

24.02

35

预期性

#家禽(万羽)

321.25

600

预期性

#牛肉(万头)

0.63

0.7

预期性

#羊肉(万头)

2.03

3

预期性

禽蛋产量(万吨)

0.717

1

预期性

茶叶产量(万吨)

0.15

0.22

预期性

蔬菜产值(亿元)

16.2

20

预期性

质量效益

休闲农业营业收入(亿元)

2.5

8

预期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98

99.1

预期性

可持续发展

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

40

48

约束性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

33.2

76

约束性

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90.6

95

约束性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95

99

约束性

农业装备

高标准农田面积(万亩)

36.34

27

预期性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60

70

预期性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91.5

93

预期性

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99.9

100

预期性

农民生活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50

27000

预期性

新型职业农民(人)

1162

7600

预期性

美丽乡村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率(%)

25%

40%

预期性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

85%

95%

预期性

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

40%

50%

预期性

注:在“年均增长率(%)”一栏中,若标注[   ]则为累计增长率(%)。

、发展布局

1空间布局

“十四五”时期,围绕进一步提升、拓展现代农业多种功能,结合区域特色,以“双创双修”统领农村环境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持续提升众埠镇乡村创业园、乐港镇鸣山产业园、涌山镇产业园等农业二、三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推进城乡融合。重点构建“一核、两带、四区、、多点”空间布局。

一核:乐平市现代农业发展驱动核

乐平蔬菜产业为带动,通过金融、营销推广、农业信息服务等模式创新示范,构建乐平农业科技转化服务电子商务会展展销、贸易物流仓储冷链等集聚区,将乐平域打造为现代农业发展驱动核

两带:示范农业产业带、秀美乡村休闲带

示范农业产业带:建设新老G206国道沿线,集粮食、蔬菜、水果、中草药等农业产业科技示范、精品展示、观光采摘、营销储运等示范农业产业带,提升示范引领作用。

秀美乡村休闲带:建设沿乐安河及辐射水系,集生态保护,郊野游憩、休闲旅游、园区景观、生态服务等功能秀美乡村休闲带,提升农业文化涵养。

四区:高效农业种植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加工区

六业:粮食、蔬菜水果糖类、畜牧茶叶

多点:多个“一村一品”示范村

2产业布局

依托农耕文化,持续提升农业园区服务及承载能力;依托乡村文化,大力发展农村民俗旅游;依托历史文化,建设面向市民的绿色休闲场所,打造健康绿色人文环境,全面提升观光休闲农业水平。按照上述发展方向,全将逐步形成东糖、西菜、南粮、北果(中药)的产业规模布局。

3乡村布局

结合乡村现状基础、区位概况、发展动力、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核心城镇带动辐射作用,按照优先振兴、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时序原则,着力构建“一河两道六线”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