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以及未来五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乐平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十里岗镇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以及《乐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努力实现在乡村振兴上走前列,在经济发展上开新局。
2021年和“十四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0%以上,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到2025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16亿元,年均增长5.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6653万元,年均增长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4.5亿元,年均增长4%;农产品总产值达3195万元,年均增长5%。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十项重点工作:
(一)讲好红色故事,建设红色名镇
一是发挥基地作用。进一步扩大篁坞方志敏旧居提升改造,完善软、硬件设施功能性布局,加强红色讲解员队伍建设和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基地教育培训承载能力和接待服务能力,促进篁坞方志敏旧居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力,更好彰显我镇红色底蕴及品质形象。
二是发展红色旅游。依托篁坞红色名村效益,加快周边旅游产业布局,让“红色引擎”释放强劲动力。积极探索“红色旅游+”模式,将红色景区与地方民俗、研学培训、素质拓展等元素相结合,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打响旅游品牌。
(二)做活山水文章,发展绿色经济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织密环保包保责任网格。强化水环境监测和水环境治理,持之以恒整治散乱污企业和环保违法行为,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环境。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围绕白莲种植,依托丰源、白塔示范园区,整合聚集、规范引导,逐步实现特色种养产业的发展壮大,形成具有一定特色、规模和区域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加强对镇内其他绿色有机产业的培育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引导规范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三)拓展发展路径,增强内生动力
一是加快城乡融合。立足区位特点,加快银十公路、环镇路建设,逐步完善交通路网布局,积极规划客运班线和物流体系,构建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的新格局。始终坚持开明开放,与毗邻乡镇加强合作交流,互补长短,争取政策保障和资源配套,主动加速融入景乐一体化发展。
二是优化产业格局。转变招商思路,多渠道、多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与现有产业相配套的好项目、大项目,形成规模大、效益高的产业格局,努力完成市委提出的“20、50”项目要求。要在“亲”、“清”上下功夫,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企业服务,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潜能。
(四)厚植为民情怀,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落实民生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民生保障项目,在供水、供电、公路三方面取得突破,不断补齐“弱项短板”,改善群众生活品质。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供需对接,保障收入稳定。做好推进社会保险、自然灾害预防和安全生产工作,完善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保障制度,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获得感。
二是办好社会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完善村卫生室、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场所功能布局,试点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的村史馆、乡贤馆。加快保障推进镇中心幼儿园、篁坞小学扩建等项目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展好养老事业,积极推进三房村爱心食堂、敬老院改造项目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新时代养老体系。
(五)建好合力队伍,强化治理能力
一是选优配强队伍。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选优配强基层组织队伍,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以打造秀美乡村建设示范点为平台,锻炼出一批有想法、有能力、有作为的青年干部,在干事创业的氛围中凝聚力量、提升本领。
二是创新治理举措。围绕“六稳”、“六保”工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五型”政府建设和“放管服”改革,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互联网+便民服务”、“互联网+综合治理”模式。梳理权力清单,把更多服务事项接入办事平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