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环境保护规划主要任务
一、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促进经济优化增长
(一)落实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二)严格实施环境准入制度,强化环境管理
(三)坚持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二、持续推进治污减排工作
“十四五”期间,全市国家考核和省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比例达到100%,县级考核断面乐安河七大支流各乡镇交界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水质保持相对稳定;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或以上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公园、内河的水体水质改造、提升;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全市空气质量持续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并继续改善,加强对臭氧、CO、NO2指标管控,提高优良天数比例,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3%,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一)水污染防治
1、继续排查并及时取缔“十小”生产项目,防止已完成取缔的“十小”生产项目死灰复燃。
2、继续加强乐平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确保排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达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稳定并达标排放。
3、继续加强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
4、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5、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6、推进我市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加快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与应急能力建设。
(二)大气污染防治
1、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
2、强化工业企业扬尘无组织排放管控。
3、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4、统筹“油路车”污染治理
5、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
6、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管理。
7、深入开展“洗城行动”。
8、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
9、落实烟花爆竹禁燃禁放。
10、加强餐饮油烟治理。
(三)土壤污染防治
1、加强建设用地污染管控和修复,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治理,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2、加强农用地污染管控和修复,配合农业部门开展农用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
3、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组织开展危险废物处置专项行动,深入固体废物排查整治,着力提升固体废物监管、处理处置以及风险防范能力。
4、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持续推进涉重金属行业排查整治,逐步提高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能力。
(四)噪声污染防治
(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六)辐射污染防治
三、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一)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二)严格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
(三)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四、开展生态创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着力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
(二)广泛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
五、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提供环境管理水平
(一)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二)加强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
(三)加强环境信息体系建设
(四)加强环境科技体系建设
(五)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六)加强舆论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