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75999/2021-46341
乐平市工信局“十三五”期间规划

信息来源: 乐平市工信局 发布日期: 2021-07-30 访问量:

按照江西省委和景德镇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乐平产业发展,推进特色鲜明的赣东北明珠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出台乐平市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矿产建材、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及光伏能源、电子信息“5+2”产业体系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绿色发展、转型发展为追求,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努力把乐平打造成为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醇厚、产业基础雄厚、商贸旅游丰厚、现代气息深厚的赣东北明珠”的决策部署,做强“5+2”特色产业,促进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承接集群化,促进产业大提升,为在与世界对话中打造特色鲜明的赣东北明珠而努力奋斗。

二、发展目标

根据我市工业发展实际和推进集群发展总要求,着力打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矿产建材、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及光伏能源、电子信息“5+2”产业发展。2017年全市“5+2”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30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550亿元。

1、精细化工产业。继续打造膦化工、基础化工、硅烷偶联剂、油脂化工及甘氨酸、硬脂酸锌等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推进充分发挥我市氯碱化工作为基础化工的产业优势,坚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世龙实业、金龙化工、宏柏化学为依托,加快推进乐平工业园区的省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打造投资12亿元的宏柏科技园建设项目、投资14亿元的金龙化工3万吨草甘膦及热电联产项目、投资6亿元的世龙实业新增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新增年产5万吨AC发泡剂和氯化亚砜扩建项目,到2017年,精细化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

2、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突出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巩固和扩大现有生产优势,大力促进化学医药的技术升级,加快生物技术药的发展,重点支持天新药业、东风药业发展壮大,不断引进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完善原料药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投资5亿元的天新药业二期扩建项目、投资5亿元的思扬化工新建医药中间体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东风药业阿莫西林项目,到2017年,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21亿元。

3、矿产建材产业。乐平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共发现36种矿种,尤以煤、锰、石灰石、海泡石、膨润土、陶粒岩、石英石、铜最为丰富,其中境内陶瓷原料矿达9000万吨,享有瓷都的品牌和资源、技术优势。按照科学发展、合理布局、深度加工、形成集群的思路,以及我市的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水泥制品、建筑陶瓷、膨润土、新型墙材等矿产建材产业,逐步建成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矿产建材产业集群。现已形成以乐平矿务局锦溪水泥、乐平洁净漂白土、金翔建陶金盛开建陶为龙头的矿产建材产业群。同时,为促进我市古戏台、古建筑行业发展,支持手工木雕产业园建设。到2017年,矿产建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

4、机械制造产业。依托乐平原有机械制造产业基础和金山工业基地平台,大力发展汽摩配、水暖阀门和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支持为民机械、宏振机械、柏华气门等扩大产能,发展相关产业链,推进玉环旦旦中小企业创业园企业达产达标,形成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力争到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28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

5、绿色食品产业。充分发挥乐平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和江南菜乡品牌优势,支持江西食品厂安牌桃酥、彩云食品、绿乐食品、盘圣酒业发展壮大,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引进高技术食品、蔬菜加工产业项目,启动对食品、农、副、水产品加工。加强乐平谷酒、乐平桃酥、乐平香烟糖和毛蔗糖等传统食品技改、包装和宣传,重塑老品牌企业形象,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打造富有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重点打造投资1.3亿元的素琴食品年产5000吨桃酥、5000吨香烟糖项目,到2017年,食品及蔬菜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

6、光伏新能源产业。以烁乐光伏、杭湾光伏为龙头,加大对光伏产业中光伏组件的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形成太阳能光伏组件产业链。利用赣东北蔬菜生产基地优势,把太阳能棚上清洁发电和棚下高效种植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结合,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依托中电投中节能中设国联等光伏产业平台,加大光伏产业上下游关链企业的招商,促进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现已引进中电投7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中设国联乐港40兆瓦农光互补并网发电项目项目中节能鸬鹚电站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带动,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

7、电子信息产业。以欧美亚电子为龙头,加大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力度,大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到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

三、工作措施

(一)设立工作机构。为加快推进“5+2”产业发展,成立乐平市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辉任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晨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市工信委,负责统筹协调我市产业发展工作,出台我市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市有关部门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在项目用地、融资、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搭建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发展我市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5+2”产业,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编制完善产业升级发展规划。重点产业都要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产业升级发展规划和产业链图,突出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明确产业定位,提出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并且要根据产业发展动态进一步完善。

(三)培育引进一批企业。一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引导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二是建立成长性优秀企业库。优选一批发展前景广、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从生产要素、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构建完善的产业升级发展分工协作体系。三是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链条,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一批产业项目建设,提高产业配套水平。四是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重点瞄准国内外500强、中央企业、高科技企业开展产业链条延伸招商,强化以商招商。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度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扩大品牌效应,增强区域竞争力,提升园区化工行业整体水平。围绕现有优势产业积极招引上下游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减少中间环节,在园区内形成原料与产品的互供和共享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放大集聚效应。

(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种服务资源,满足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和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一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产业导向、产权交易和合作项目、市场需求、人才供求等信息服务。二是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帮助企业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三是建立要素保障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小额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同时不断引导企业与银行合作,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大力推广银园保财园信贷通等融资模式,促使相关部门建立倒贷机制和过桥资金的运作模式,破解企业融资等难题。四是建立物流服务平台。培育和引进各种物流企业,整合开辟零担物流专线,建设一批零担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加大河道疏浚力度,打通水运物流路线,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五)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工业园区是构筑承接外引内联企业的平台,是企业发展的孵化器,是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聚集效应。塔山工业园区按照“企业个数递减,企业规模递加,企业产业升级”的总体要求,一手抓做优做强,一手抓环境治理,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金山工业区按照“产城融合、产业集群、产品优化”的发展思路,发挥园区的集聚功能,重点引进机械五金、水暖阀门、电子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做大总量,做强产业,做旺人气,全力打造成为乐平工业新的增长极。重点抓好投资15亿元的工业地产项目,助推招商企业尽快落户。塔前工业区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优化结构的总体要求,积极对接景德镇市航空、陶瓷、汽配、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提升园区整体发展水平,全力打造成为景德镇市优势产业承接地。同时,抓好众埠返乡创业园区的建设,将其打造成我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此外,利用优势资源、存量土地、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培育新型乡镇工业,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环保型、劳动密集型”工业集中区。

四、制度保障

1、完善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副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各乡镇、各部门要把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

2、出台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产业升级发展的政策体系。在省、市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政策措施,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生产要素保障、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提高企业融资能力、保障集群发展用地、强化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人才技术支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进一步出台促进我市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于6月底前制定并出台我市《乐平市工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对园区闲置土地进行“腾笼换鸟”,优化配置园区资源,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过程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和单位予以奖励力度,整体推动我市产业升级发展。

3、严格督查制度市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市工信委等相关部门,加大督查力度,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促进我市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

4、落实调度制度。建立“5+2”产业发展调度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例会,带着问题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提高预测水平,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