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实施“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贸兴镇、旅游旺镇”的发展战略,着力将众埠打造成乐平次中心工贸重镇、旅游大镇,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力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12%,达到20亿元;财政税收年递增28%,达到820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年递增4000万元,力争达到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600元,达到1万元;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100%,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5‰以内。
三、项目规划
1、小城镇建设。镇区布局形成“两轴”:即乐江公路与战备路经济发展轴。“两中心”即:行政服务中心和商业中心。“二组团”:即:东组团(现镇区扩大而成)。“南组团”(松树岭茶场组团)。“十二五”规划期末力争达到镇区总人口达到4万人,镇区规划建设总用地3.05平方公里,另加西面铜山德昌高速公路挂线路边兴建铜山工业园组团,总规划面积4.55平方公里。
2、精品旅游网络建设。兴建众埠--江西怪石林的旅游B级水泥公路,以江西怪石林旅游区为龙头,将楼前“马氏公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界首红十军建军旧址;“丛玉画屏”的石坪天然石林;惊险神奇的樟古岩溶洞、烟雾缭绕的“军山风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集“红色、古色、绿色”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网络。
3、工业园区建设。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施德昌高速路口工业园区及众埠创业工业小区建设。积极引导返乡创业人员进园创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形成以鞋服加工生产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群。
4、新农村建设。2015年力争新农村建设点达到180个,占全镇自然村的90%以上。
四、主要措施
一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上构筑新优势。全力抓好招商引资,认真抓好“园区、马氏、资源”三张牌,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打好“园区牌”;利用交通优势,在德昌高速公路出口创建一个铜山工业园区,与铜山工业园、金山工业园标成“工业金山角”。同时利用乐华社区及松树岭茶场本身就是工业用地的优势,创办外出返乡人员基地,筑策引风,打造发展平台;二是打好“马氏牌”,利用马氏后裔分布广、资金足、信息灵、人缘广、乡情浓的特点,以情招商,吸引一批马氏后裔回乡投资兴业,并通过他们“引凤筑巢”;三是打好“资源牌”充分利用锰、生灰石、石英石、农业、山林、水利等资源招商,做好资源开发文章。
二、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小城镇建设进程上实现新突破。按照“把众埠建设成为乐平次中心工贸重镇、旅游大镇”这一定位,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推进,着力构筑生态宜居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大手笔搞活边贸经济,发展旅游经济。一是做大小城镇。在开发建设沿河路、金山路,全面打通建设西路,做好派出所、交警大队、众埠中学、卫生院、汽车站等搬迁工程的同时,坚持行政东拓(战备路以东)、商贸南移(松树岭茶场以南)、工业西伸(铜山工业园一带)、蔬菜北上的思路,把战备路沿线的黄家、高桥、界首、河东、秧畈及铜山工业园一带的铜山、尚田、叶家纳入小城镇规划建设,以众埠中心集镇为轴心,打造湾头、黎桥、界首三个次中心集镇,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二是做美小城镇。启动延鸾路、建设路、珠山路的绿化、亮化及路面改造工程,完成老街的下水道及街面改造,在环城路与新秧战备路之间新建面积15亩的人工湖(荷湖),同时在荷湖对面的龙山上兴建一个面积70亩的森林公园,构成美丽的湖光山色,使小城镇有水相伴、有山相伴;三是做强小城镇。打造文山石林—界首红十军建军旧址—楼前马氏公司、廷鸾公路—军山生态观光旅游区,做大旅游经济;打造建材、农贸商贸区,壮大贸易经济;启动饮食民俗街及老街服务区建设,激活三产经济;打造德昌高速出口工业园,兴建返乡创业基地,提升工业经济,大力培育专业市场,不断增强小城镇经济支撑力。
三是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上实现新跨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大力做强农业经济。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抓农业,继续培植大棚蔬菜、翠冠梨、粮食、子鸭四大产业,并使之相对集中,形成规模效益。尤其要在乐安河沿岸,德昌高速公路沿途的尚田、叶家、桐坡、黄家、濮家、方家、魏家等村打造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二是围绕市场抓农业,大力发展日本小黄瓜、萝卜、莴笋等订单农业,不断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三是围绕工业抓农业,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食加工、木材加工、蔬菜加工等一批工业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四是围绕服务农业,依托德昌高速公路出口,建节水山清水秀、绿色生态的优势,打一批农家乐饮食中心,利用水库多、水质好、水山相依的优势,打造一批集种养、旅游、观光、休闲、饮食为一体的生态绿色农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是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在构建和谐众埠上开创新局面。一是优化教育网,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将文山中学、界首中学、湾头中学撤并至众埠中学,把界首小学、湾头小学、黎桥小学打造成二级中心完小,扩大学校规模,优化师资力量,提高办学质量;二是筑牢交通网,方便群众出行,新建文山-界首旅游公路、湾头--共树环镇公路,改扩建众篁公路,改造方家大桥、港口大桥、汪家大桥、尚田大桥等四座危桥,全面改善交通条件,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完善便民网,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办点和信访投诉中心建设,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