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虹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面向中青年群体开办市民夜校、周末学校的建议》已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市民夜校及周末学校工作的关注与思考,您提出的问题精准务实,建议兼具前瞻性与可操作性,与我市文化强市建设战略高度契合,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启发。现就相关内容答复如下:
一、当前工作基础与资源储备
(一)阵地建设
目前,乐平市文化馆、图书馆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市文化馆配备多个多功能厅与专业培训教室,图书馆设置自习室、报告厅等功能区域,均具备夜间及周末开放的硬件条件,为市民夜校、周末学校的落地提供了场地支撑。
(二)特色师资与课程资源
市文化馆依托专业师资队伍,已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培训体系。其中,赣剧培训聚焦本土戏曲文化传承,系统教授唱腔、身段及表演技法;舞蹈培训涵盖现代舞、民族舞等多元舞种,提升学员肢体表现力;合唱培训通过科学的声部训练与作品排练,强化音乐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为中青年群体打造丰富的艺术学习平台。
(三)总分馆服务网络
乐平市图书馆积极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已在城区建成东湖、天湖、八一、老北街、新华书店城市书房及 24 小时智慧书房共 6 处阅读空间,实现全年无休开放。其中,八一、老北街城市书房夜间持续运营,24 小时智慧书房更是提供全天候服务,有效拓展了市民文化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二、现存困难与制约因素
市民夜校、周末学校的建设虽意义重大,但当前受限于人员与经费等现实问题。现有场馆工作人员实行常规工作制,若延长夜间开放时长,需额外投入人力保障运营,既面临员工加班常态化与身心健康的矛盾,也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加班补贴或增聘人员。同时,开展技能培训、兴趣课程、文化讲座等丰富活动,亦需配套师资、设备及课程开发等专项经费,当前财政支持尚未完全覆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将以您的建议为指引,积极探索破局路径,稳步推进市民夜校、周末学校建设:
1. 强化资源整合: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探索“政府主导 + 社会参与”模式,引入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合作,共同解决人员与经费难题。
2. 优化服务内容:待条件成熟,依托城市书房等阵地,开设办公软件、外语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推出绘画、书法、烘焙等兴趣培养项目;举办历史、哲学、艺术等主题文化讲座,满足中青年群体多样化学习需求。
3. 创新运营机制:探索弹性工作制、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优化人员配置,提升场馆夜间与周末开放效能;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融合课程,扩大服务覆盖面。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持续推进市民夜校、周末学校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欢迎您继续监督指导,共同推动乐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乐平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