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江西省审计条例》的规定,市审计局对我市2023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2023年,全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坚持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克服各种困难,推进改革创新,积极组织收入,保障各项支出,努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努力为创造新时代乐平第一等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攻坚克难,稳固经济发展根基。
——多措并举,全力保障财政支出。
——提质增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初步成型,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更加权威高效。把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一体推进,初步建立起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印发了审计整改操作指南,完善了审计整改销号工作流程。截至2024年9月,2022年至2023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率达81.5%,完善制度13项,移送问题线索17条,其中移送市纪委9条,移送行业主管部门8条,追责问责7人,对6家违法经营主体处以罚款32.6万元,挽回损失10余万元。
一、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市财政局编制的决算草案表明:
(一)公务接待费预算编制不科学。
(二)应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学校收费收入违规缴入地方国库。
(三)“以拨代支”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等资金拨入财政专户。
(四)部分单位零余额账户资金违规划转至单位实有资金账户。
(五)公务用车运行费管理不规范。
(六)存量资金应缴未缴国库。
(七)应付补贴资金未及时支付。
二、市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2024年,围绕财政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结合审计署关于审计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市审计局重点审计了15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并对相关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随着审计全覆盖和查出问题整改力度的逐年加大,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趋势向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问题。
(二)部分专项资金分配使用不合理。
(三)非税收入收缴不及时。
(四)津补贴发放不合规。
(五)政府采购行为不规范。
(六)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
(七)财经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为进一步摸清我市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2家企业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财务支出管理不规范。
(二)纳税申报不实。
(三)企业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四、政府投资审计情况
在政府投资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部分项目管理程序不到位。
(二)部分工程监理服务不到位。
(三)项目结算管理不到位。
五、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情况
为了更好的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总体情况,促进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4个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企业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
(二)存在违规占地、基本农田抛荒现象。
(三)大气环境污染防护工作不到位。
(四)自然资源日常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五)公益林补助资金发放不及时。
六、乡镇(街道)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为了促进乡镇(街道)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后港镇等11个乡镇(街道)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非税收入管理不规范。
(二)违规发放津补贴。
(三)民生资金政策执行不到位。
(四)财务管理不规范。
(五)专项资金存在挪用、截留现象。
(六)镇、村资产管理工作薄弱。
(七)工程建设管理欠规范。
七、审计建议
(一)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二)强化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管理,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
(三)规范财政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四)强化国有企业监管,深化企业内部治理。
(五)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着力推动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