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75999/2022-41036
乐平财政:“六稳”“六保”服务全局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扛起使命担当

信息来源: 财政局 发布日期: 2022-07-25 访问量:

2021年,乐平财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年财政总收入预算50.58亿元,2020年执行数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34.42亿元,2020年执行数增长6%,为打造特色鲜明的赣东北明珠提供了坚强的财政保障。

一、稳固经济发展有“力度”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牢牢扭住组织收入这个中心,通过开展税源调查、大力培植财源、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1-12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0.44亿元,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32亿元,增长5.6%。同时深入研究分析财税政策,在财政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争取上级财力和项目支持,新增债券额度13.69亿,其中一般债券2.38亿,有效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城市道路、义务学校新建项目建设;专项债券额度11.31亿元,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产业园基础设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二、保障民生支出有“温度”。2021年编制预算时加大力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各单位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总额较上年压减15%以上,劳务费、维修(护)费总额只减不增。“三公”经费预算按照50%比例压减。财力优先用于保障“三保”,按照先保基本民生、再工资、再运转的顺序,调度拨付资金,保障了基本民生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工资正常发放,机构正常运转。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02亿元,其中教育支出18.34亿元,较上年增长0.4%,重点加大了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项目的投入,确保了三小、九小、十九小等学校如期投入使用。

三、服务实体经济有“角度”。扎实推进“财园信贷通”,引导金融担保机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财园信贷通实际发放贷款企业59家,金额1.83亿,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并全面落实惠企政策,认真落实了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功能,对中小微型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投标价格给予最高的10%扣除比例,同时政策要求预算单位预留不低于30%的政府采购份额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制定了“政采贷”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

四、推进财政改革有“深度”坚持抓改革强管理,全市医疗机构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进一步健全,群众“就医难、缴费烦、报销慢”的热点问题得到解决,群众就诊的便捷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绩效改革。按照《中共乐平市委  乐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组织全市预算单位进行绩效管理培训,开展绩效目标申报、事中监控和自评等工作,组织中介机构对专项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以财政扶贫资金为试点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形成了绩效评价报告,不断推进绩效管理工作。强化绩效监控,注重项目目标的可实现性和持续性。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全市2020年重点财政预算资金进行评价,总共选取了农业农村局等9家单位12个项目资金共计2.57亿元,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五、强化资金监管有“硬度”积极运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对全市财政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年组织政府招标采购162次,节约资金1072.71万元,节约率3.13%;1-12月,组织评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144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报审金额:257320.56万元,定审金额:234697.65万元;审减额:22622.91万元,平均审减率:8.80%。真正做到了为政府支出把好关,捂紧“钱袋子”,当好“管家人”,形成了财政投资评审的新模式。同时进一步提高直达资金管理水平,优化分配流程,加强执行分析,完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增强预警和分析功能,促进资金快速落实到位、规范安全高效使用,1-12月,及时支付直达资金(含参照直达)7.67亿元,真正做到惠企利民

2022乐平财政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盯任务目标,全力大财政蛋糕。完善综合治税平台建设,抓好两业税收征管,加大对薄弱税收征管力度,做好税收清理整顿,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税源管理,及时准确掌握税源变动,提高征管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充分挖掘国有资产的最大潜力,提高土地价值,促进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增长。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力推动经济发展。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振兴。积极推进“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推动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杠杆、社会资本,大力支持我市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增强财政发展后劲。

(三)聚焦百姓所需,竭力保障民生事业。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试点项目;落实惠农补贴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深化财政管理,保障财政平稳运行。盘活存量资金,统筹安排用于全市当前急需资金的重点领域,发挥资金效益,加快国有资产盘活整合步伐,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收益能力,加强与金融部门对接,梳理好项目,积极做好项目融资工作。

(五)严格监督重点,大力规范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监督作用,采取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使用。继续推进公务消费网络监管平台运行,严控“三公”经费等公务消费支出。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