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平市乡镇饮用水源地上空,无人机携高清摄像头与红外传感设备开展网格化巡航,地面执法人员同步操作便携式水质快速测定仪精准记录数据——这便是景德镇市乐平生态环境局推出的"空地一体"智慧巡查模式。该局通过引入无人机巡查技术,实现对水源地周边5.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的无死角监管,较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300%,成功排查出3处隐蔽垃圾倾倒点和2处饮用水源隔离网人为损坏点。
科技助力精准执法
在入河排污口检测现场,执法人员借助红外热成像仪精准定位管道漏点,配合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可在15分钟内完成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常规指标的现场分析。这种"科技+执法"的创新模式,在辖区水域日常监管中成效显著。2025年9月23日,针对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景德镇市乐平生态环境局联合属地乡镇开展专项"护水行动",清除水源保护区内违规倾倒建筑垃圾2处,清理岸边垃圾1.2吨。
保障水质安全达标
通过加密监测频次,乐平市确保辖区内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保持Ⅱ类以上标准,达标率稳定在100%。环境监测人员对废水、废渣、土壤等开展系统采样,实施全面检测分析,筑牢水质安全防线。近年来,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560余人次,持续加强对乐安河及七大支流的水质监测,全面整治排污口,密切关注水质变化趋势。
长效保护机制建设
按照"利剑行动"工作部署,乐平生态环境局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深化"人机协同"执法模式,计划新增1台搭载水质传感器的无人船,提升对复杂水域的检测能力;加快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确保11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年底前完成物理隔离;建立排污口"动态清单"管理制度,实行"一口一策"精准监管。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饮用水源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民生工程。本次行动不仅是一次常规监督监测,更是对全市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全面检验。下一步,该局将坚持"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原则,致力于构建更加严密的水源地保护网络。
通过此次专项行动,景德镇市乐平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压实了水源地环境保护责任,有效排查和消除了环境安全隐患。该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以高标准、严要求,织密织牢饮用水源"防护网",确保流入千家万户的每一滴水都安全、放心,为乐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水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