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一季度乐平市经济运行分析

信息来源: 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0-05-07 访问量: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

根据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0.27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32亿元,同比下降0.6%,一产拉低经济增长0.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17亿元,同比下降8.9%,二产拉低经济增长4.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78亿元,同比下降4.6%,三产拉低经济增长1.9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7.0:46.8:46.2调整为9.0:44.4:46.6

一、经济运行加快恢复

1.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0.04%。其中农业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5.8%;林业产值0.3亿元,同比增长6.6%;牧业产值3.41亿元,同比下降5.0%;渔业产值1.32亿元,同比下降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6.6%

2.工业生产恢复加快。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4%,降幅比1-2月收窄1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上升5.0%,集体企业下降0.2%,股份制企业下降1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7%,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降幅分别比1-2月收窄1012.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增加值在行业中的占比为98%,一季度增加值下降16.2,较1-2月收窄10.3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5%。从特色产业总产值看,精细化工下降2.2%,矿产建材下降13%,机械制造下降80.4%,绿色食品下降22.8%,生物医药下降6.2%,光伏、火力能源上升0.5%,电子信息下降18.8%。工业品销售率为97.6%,比1-2月下降2.8个百分点。

3.投资回升幅度明显。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降幅比1-2月收窄9.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5.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2.3%。分经济类型看,公有投资增长11.2%,非公有投资增长1.9%,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9%,比1-2月提升9.5个百分点,增幅重返正增长区间。分重点投资领域看,工业投资下降28.9%1-2月下滑4.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5.4%,比1-2月提升75.3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6.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1%,降幅比1-2月收窄13.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39万平方米,增长12.3%;商品房销售额9.31亿元,同比下降3.2%,降幅比1-2月收窄25.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8.98亿元,增长28.2%

4.消费市场逐步回暖。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3亿元,同比下降11.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66亿元,同比下降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6亿元,同比下降11.8%。从规上企业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为3.93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批发业零售额为0.18亿元,同比增长1.2%;零售业零售额为3.6亿元,同比下降5.6%;住宿业零售额为0.05亿元,同比下降50.9%;餐饮业零售额为0.1亿元,同比下降52.3%

5.财政收支增速回落。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12.27亿元,下降4.3%,增幅同比回落14.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亿元,增长0.6%,增幅同比回落79.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0.15亿元,下降3.8%,增幅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6.78亿元,增长3.1%,增幅同比回落57.1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6.2%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61亿元,增长1.6%,增幅同比回落10.9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3亿元,增长30.2%;科学技术支出164万元,下降8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3亿元,下降46.6%;农林水支出2.13亿元,增长108.7%

6.金融存贷较快增长。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12.99亿元,增长8.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9.99亿元,同比少增10.8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340.05亿元,比年初增加38.87亿元,同比少增7.2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为42.75亿元,比年初增加2.78亿元,同比少增0.78亿元。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4.63亿元,增长2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6.77亿元,同比多增9.25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为103.26亿元,比年初增加5.93亿元,同比多增0.86亿元;非金融机构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为111.37亿元,比年初增加10.84亿元,同比多增8.39亿元。

7.居民收入总体稳定。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01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5.75.6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7元,同比增长4.6%,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4.14.2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8.价格指数总体平稳。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0%,涨幅比1-2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四涨四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0.7%,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4%,衣着价格下降3.2%,居住价格下降1.7%,生活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0.5%,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4%

二、经济运行造成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冲击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严格的防控举措也不可避免对经济运行造成影响。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下降6.5%,高于全国(-6.8%)水平0.3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3.8%)及景德镇市(-5.9%)水平2.70.6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与全省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重点核算指标降幅较大,严重下拉 GDP 增速。

1.工业。一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1%,比GDP降幅多1.6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消极贡献达到60.4%,下拉GDP增速3.96个百分点。分析短板指标,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较大,一季度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4%,均高于全省及景德镇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4%,分别低于全省及景德镇市平均水平10.39.5个百分点,若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景德镇平均水平,则GDP降幅将收窄3.3个百分点。

2.营利性服务业。一季度,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9%,比GDP降幅多13.4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对GDP的消极贡献为25.1%,下拉GDP增速1.64个百分点。分析短板指标,主要是四大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降幅较大,其中规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7.1%,分别低于全省及景德镇市平均水平69.949个百分点;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2.9%,分别低于全省及景德镇市平均水平45.740.5个百分点;规上文化、体育、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6.6%,分别低于全省及景德镇市平均水平200.5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9%,分别低于全省及景德镇市平均水平21.46.2个百分点。若四大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景德镇平均水平,则GDP降幅将收窄0.7个百分点。

3.批发零售业。一季度,全市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4%,比GDP降幅多15.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对GDP的消极贡献为23.3%,下拉GDP增速1.52个百分点。分析短板指标,主要是批发业销售额降幅较大,一季度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42.7%,分别低于全省及景德镇市平均水平3026.3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2.7%,虽然较景德镇市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但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若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达到景德镇平均水平,则GDP降幅将收窄1个百分点。

4.建筑业。一季度,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1%,比GDP降幅多20.6个百分点,建筑业对GDP的消极贡献为9.6%,下拉GDP增速0.63个百分点。分析短板指标,主要是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降幅较大,一季度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8.6%,低全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高景德镇市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建筑业略好于景德镇水平但较全省水平差距较大,若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则GDP降幅将收窄0.3个百分点。

5.住宿餐饮业。一季度,全市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6.2%,比GDP降幅多39.7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对GDP的消极贡献为6.5%,下拉GDP增速0.42个百分点。分析短板指标,主要是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降幅较大,其中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49.3%,分别低于全省及景德镇市平均水平11.85.2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54.6%,分别低于全省及景德镇市平均水平20.718.9个百分点。若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达到景德镇平均水平,则GDP降幅将收窄0.1个百分点。

6.房地产业。一季度,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5%,比GDP降幅少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对GDP的消极贡献为2.2%,下拉GDP增速0.14个百分点。分析短板指标,主要是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大,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1%,分别低于全省及景德镇市平均水平1.514.7个百分点,若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景德镇平均水平,则GDP降幅将收窄0.3个百分点。

三、1-4月份平台数据预测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1-4月份,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6.1亿元(上年同期88.2亿元),同比下降2.3%,比1-3月收窄15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预计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持平,比1-3月收窄1.5个百分点;

3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止跌为增,确保同比增长3%,力争5%

4限上贸易。预计1-4月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达到持平以上,比1-3月收窄7.7个百分点。纳入GDP核算的指标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0.1%,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39.8%,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39%

5规上服务业。预计1-4月份,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增长60%,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无规上企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2.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降1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21.6%,根据上述增速测算,六大服务业营业收入权重增速同比下降4.3%,比1-3月收窄30.8个百分点。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总体来看,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给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带来新的挑战。下一步,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战“二季度”、奋力“双过半”、夺取“双胜利”。

1.统筹做好“三个”体系指标的细化和落实。部门统计联席会景德镇市统计监测指标、省对县(市、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是三个相对稳定的指标体系,是我们社会经济工作的指挥棒,特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九大发出的总动员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切实增强使命担当,坚决防止盲目乐观的倾向、过关就行的倾向、搭便车的倾向。要强化必成意识,全力攻坚目标任务。要对照“全面性”要求,补齐短板和弱项,紧盯核心指标、薄弱环节、不稳定因素,扎扎实实攻难关、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确保全面小康“一个不少、一地不落、一项不缺”,以“一抓到底、干则必成”的盯劲韧劲,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过硬成果。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强化目标必成意识,结合2019年省对县(市、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情况,各责任部门、单位要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压实责任,强化考核,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弱项指标,加快整改推进,既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认真尽责履职,又要积极沟通、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今年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排名实现“新进位”。要强化危机意识,切实提高转危为机的能力,一季度,我市在景德镇是可监测的主要指标排位情况很不理想,GDP增速在景德镇排倒一,各责任部门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认真分析症结,勇于担当作为,破解堵点、难点,力争景德镇市统计监测指标有好的转变,为实现“回归全省十强、打造六大明珠”奋斗目标贡献应有力量。

2.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决策部署,在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上,要干在前、走在前,全力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当前重点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发展项目,争取支持,抢抓机遇,乘风破浪,以快制胜,后发先至,不断扩大有效投资、激活发展动能,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市,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更好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3.统筹做好企业培育和上规入统工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上规入统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充分认清培育企业上规入统工作,是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抓手,也是乐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抓上规入统就是体现抓投资、推项目、强服务的工作成效。要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全力以赴做好上规入统工作。对存量要强化“捡漏、止退、促成长”,对增量要实施“补链、撒网、傍大款”。要盘点存量,巩固提升。要抓投资、推项目,抓招商、引产业,强龙头、补链条,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形成产能。突出招商补短板、引进项目,力争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入库。并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量化考核机制,充分挖掘经济发展潜力。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编辑: (统计局)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