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6月份以来,我市迎来夏日的炙烤,平均降雨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百分之四十左右。全市37.85万亩中稻和25.46万亩晚稻急需用水,我市紧急启动抗旱保收攻坚战。
▲全市农田缺水“喊渴”
烈日照晒着赣东北大地。在镇桥镇湾里村,记者看到,脚下300余亩稻田本该进入热火朝天的翻耕期,为晚稻抢种做准备,然而龟裂的泥土硬如石块,铁犁难入。同时,一旁的晚稻秧田里,郁郁葱葱的秧苗却因缺水而动弹不得。移栽黄金期一天天流逝,村民的焦虑与日俱增。
▲我市启动抗旱保收攻坚战
面对紧迫的旱情,镇桥镇迅速行动。几天前,在乐安河一侧筑起一道临时水坝。数台大口径水泵日夜不停地将蓄积的河水奋力抽出。涓涓水流沿着修复一新的引水渠奔涌向前,又被精心布设的二级、三级提灌设备接力输送,最终浸润到湾里村那片干渴的稻田。
镇桥镇镇长付张伟告诉记者,目前全镇有1.2万亩的中稻需要灌溉,1.7万亩的晚稻需要移栽。为此,该镇采取拦河筑坝的方式,把乐安河水抽到坝内通过二次三次提级灌溉以缓解旱情。
在我市,像湾里村这样的抗旱场景并非个例。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让乐平这个赣东北农业重县正经受严峻考验。
▲旱情导致稻谷枯萎
其中,晚稻生产首当其冲。全市计划种植的晚稻中,约有25.46万亩因缺水导致整地困难,秧苗移栽严重受阻,形势万分紧迫。已进入关键生长期的中稻同样饱受煎熬,约37.85万亩稻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叶片从叶尖开始卷曲、发黄甚至枯萎,若旱情持续,将面临严重减产风险。农田的“渴”声,已成当下乐平最迫切需要响应的民生诉求。
▲工作人员正在引水入田
为应对这场“水危机”,我市全市总动员,打响了抗旱保收攻坚战。市级财政紧急拨付抗旱专项资金,迅速调集潜水泵、移动灌溉设备等数百余台分发至旱情严重区域。当地水务部门科学调度现有水库、山塘水源,加强水源统一调度和用水管理,指导基层科学节水灌溉,力争将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截至发稿,全市抗旱工作仍在紧张有序推进。引水入田、抢栽抢管,全力以赴保障农业生产,守住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稿件来源于:乐平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