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山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
工作安排和打算
2023年以来,涌山镇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建设“乐平市域次中心、景乐一体化桥头堡、先进陶瓷产业聚集区、县级水平经济发达镇”奋斗目标,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效。2023年,涌山镇成功创建为全省行政审批综合执法示范点,涌山村被评为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夯实组织基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一是筑牢思想根基。把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干部学习会”等学习制度,通过党委书记上思政课、古戏台讲堂、“党课开讲啦”等方式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镇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二是推动建章立制。完善镇机关党员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和村级班子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调整网格员管理制度,优化群众说事制度,创新建立金牌调解队帮助纠纷调解办法,制定“大调研”方案,优化调整信访考核奖惩制度,落实周工作督察制度,充分调动全镇机关党员干部和各村(社区)党支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涌山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打造坚强堡垒。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作为首要组织任务,持之以恒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今年以来优化调整村党支部书记1名。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职责,成立工程领域质量考核小组把控全镇工程项目质量关,从源头上预防和铲除工程领域腐败土壤。扎实抓好主题教育,以寄学、送学上门等途径实事求是推动主题教育落实,提升学习成效。深入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营商环境督察工作,每周就相关情况进行通报,推动机关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二)坚持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培育先陶产业新动能上求突破,在传统建材产业转型上谋出路,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在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实现财政收入正增长。一是将乐涌先进陶瓷产业聚集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强力推进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并将该项目成功申报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了项目一期土石方资源拍卖前期手续,并取得林地指标,正在进行项目一期林地的采伐工作,聚集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为涌山镇发展先进陶瓷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全面调研涌山镇建材企业发展现状,提请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涌山镇非金属材料产业提质提效方案》,有力推动了涌山镇非金属材料产业提质提效。三是开展全民招商,探索出台《全民招商引资三条措施》,重视招引项目落户工作,鼓励乡贤回家投资兴业。截止目前,涌山镇已有总投资达180亿元的6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为涌山镇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后劲。三是全力推进集镇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集镇综合改造提升建设,新建了涌山智慧农贸市场,打通3条断头路,完成周坑至秀山和下涌山至里村、横塘公路建设,大力推进锦溪河小流域治理、一河两岸建设、官杨渠道清淤、户厕改造等工作,积极协调自来水公司启动自来水厂扩建及自来水管网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覆盖全镇16个行政村的主管网铺设,支管网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全镇群众可用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进一步完善了镇村功能配套。四是用心用情为企服务,党员干部带头对接联系服务镇域企业,全周期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环境,今年以来,已累计支付企业退税及奖返资金1.36亿元。五是鼓励各村(社区)发展农村产业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园,落户了一批如车溪工艺品加工厂、鞋面加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村级产业品牌优势日益凸显,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升。
(三)聚力基层治理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一是深化矛盾纠纷调处。创新组建“妈妈团”志愿者队伍,将家庭婚恋纠纷从源头预防到疏导调解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治理,“涌山妈妈”解纷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简报刊登、省政法委全省推广。二是加强和规范信访工作。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健全信访法制化流程,处置了3名非访人员,水电站职工、杨梅山庄退出水源地等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积极开展“大走访”活动,实行全镇矛盾纠纷周汇总研判调度机制,并实行销号管理,全年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2件,签订息访协议36份,有力维护了全镇和谐稳定。三是创建基层服务执法示范点。持续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煤炭检查站人员及应急分队整合为执法一中队,进一步理顺执法组织架构与职责关系。全面梳理经济发达镇赋权事项及执法权限,编制了《涌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手册》,实行执法证办理应办尽办,新办理执法证4人。为执法人员统一配置了新式执法制服,在执法过程中创新使用规范执法小程序,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提升了执法效能。四是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弘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思路,围绕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工作,创新实施“积分制”管理模式,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展现文明新气象。大力宣传倡导“三个一”(彩礼10万元以下、每桌酒席1000元以下、婚宴随礼200元)标准,通过采取举办“不要彩礼,要幸福”移风易俗集体婚礼、组织全镇适龄青年签订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等形式,凝聚全镇群众共识,群策群力向高价彩礼亮剑。今年以来,全镇10万元以下低彩礼51对,其中零彩礼6对。五是全力维护和谐平安。加强对九小企业、建材企业、机制砂厂等场所的安全监管工作,高压态势打击非法开采,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及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击电信诈骗、防汛防溺、防火防灾和“一盔一带”交通安全整治行动等工作,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六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严抓跑冒滴漏行为,规范涌山镇运输业,全面落实中央环保整改要求,有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严厉查处打击倾倒固废案件,实施土壤污染治理8255亩,持续抓好秸秆禁烧、水源地环境保护、“河长制”“林长制”等工作,全面守护涌山的绿水蓝天。
(四)持续改善民生,群众福祉日益增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积极开展“除灰行动”专项治理,共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资金改善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农户庭院整治工作,有力打造了文明整洁的镇村新风貌。二是不断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累计发放岗位补助37.95万元、省外务工交通补贴4.75万元,申报雨露计划30人。鼓励乡贤、党员开展捐赠教育助学活动,捐赠资金达44.8万元,资助贫困优秀学子40人,赞助13.5万元完善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全力开展2024年医疗保险征缴工作,目前完成率达86%,居全市第二名。积极宣传引导群众缴纳养老保险,缴费率达78%,全面开展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并围绕“便民惠民利民”目标,积极推进电子社保卡申领,有效提升了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和便民服务水平。四是民政工作更加扎实。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70万元,受益275户396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743万,受益772户1452人,全面完成低保核查工作,清退城市低保26户45人,清退农村低保26户88人,确保享受低保对象不走样、不错保、不漏保。发放五保户金76万元,受益83人;落实好残疾人生活救助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累计受益812人,累计发放金额114万元;高龄补贴受益人数718人,累计发放金额46万元,全面兜牢民生底线。
二、2024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聚力突破,全力加快乐涌先进陶瓷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大先进陶瓷产业项目招引力度、持续做好“除灰”专项治理行动,努力推进乡村振兴,实实在在改善民生,全力建设名副其实的经济发达镇。
(一)聚焦发展航标,增强赶超争先“源动力”。一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用足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等相关政策,全力推进乐涌先进陶瓷产业聚集区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传统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写好工业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文章。二是全力做好招商引资。落实好全民招商措施,引导各村居利用好“乡贤群”,积极引进先进陶瓷等符合涌山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回乡投资创业。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依托鸡公山古人类文化遗址、国家传统村落和昭穆堂、敦本堂等历史文化古迹,充分运用市场思维,积极打造涌山旅游精品路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二)聚焦治理有效,营造平安和谐“硬环境”。一是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不断落实完善好信访工作法制化制度及工作流程,开展好“大接访、大走访”活动,积极推进信访积案“清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平安建设、常态化扫黑除恶、交通隐患排查整治、反电信网络诈骗、防溺水、防汛抗旱等工作,维护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二是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管理服务格局,持续擦亮涌山“妈妈团”品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文明积分创建工作,完善评分细则,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方式,弘扬社会正能量,不断提升全镇文明发展水平。
(三)聚焦功能提升,建设县级水平“次中心”一是高质量编制建设规划。充分把握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机遇,合理布局涌山产业、养老、医疗、村级产业发展用地等,推动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真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高标准提升城镇功能。持续谋划好镇区背街小巷改造、乐平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涌山分院建设、智慧农贸市场改造等镇区功能提升项目,规划好东岗、闵口、杨潭三处停车场建设,持续推动“一河两岸”项目实施,同时,积极开展跑项争资,促进集镇面貌大改善、功能大提升。
(四)聚焦民生福祉,描绘普惠共享“同心圆”。一是优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深入巩固拓展“除灰”专项治理行动成果,落实好镇域主干道常态化、全天候洒水降尘措施,常态化开展城镇“微治理”行动,全面提高镇区常态化管护水平。二是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着力抓好动态监测工作,进一步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壮大帮扶产业,提高产业带贫益贫能力。三是保障改善民生。全面鼓励村级引进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支持车溪乡村振兴产业园做大做强,促进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持续提升涌山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好助学帮扶活动。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险参保面,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