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洎阳街道办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信息来源: 洎阳街道办事处 发布日期: 2025-01-20 访问量:

2024年洎阳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委员会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点面结合,法治宣传教育“广度”

结合“八五”普法工作,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是强化对领导干部、青少年等“关键少数”的法治教育坚持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读本列入街道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纳入法治业务培训重点内容,不断提升街道领导班子的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切实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普法进校园,法治伴成长”“防范于心,反诈于行”、“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有法帮你•法援护苗”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得到师生们的一致认可。二是“帮帮团”现身普法,借助街道“帮帮团”深入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利用宣传橱窗、横幅、发放宣传单微信以案释法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教育、抵制高价彩礼、反网络诈骗等主题宣传活动。四是联合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开设普法知识讲座、有奖问答、开展入户宣传、集中宣传、进小区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今年以来,开展各类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70余场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单、宣传物品1万余份,宣传手册6000余本,现场解答服务群众约3500人次,不断增强了居群众法治观念,在群众中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二)打造数字法治小镇,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为进一步提升街道政务服务工作水平,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街道紧贴群众能看到、易获取、用得上的需求。一是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楼建设了政务公开专区,整个专区包括8个功能区,利用智能化服务平台,整合社区服务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二是依托综治中心,投入20余万元,升级改造200平方米的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将视频监控、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平台、视联网和平安江西APP一起联网运行将辖区划分为112个网格,每个网格选配网格管理员及网格员,通过数据大排查,全面实行“网格化+微信群”居民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精细化、动态化服务管理,形成了“社情民意网格收集,网格发声综治响应,社区吹哨力量报道”的工作格局,推进了“民安”和“民生”的融合发展。

三)发挥“帮帮团”的志愿服务基层治理作用。

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而矛盾纠纷化解恰恰是在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和痛点。街道在充分整合诉源治理、警调对接、人民调解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帮帮团志愿服务作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建“帮帮团”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创新警调对接机制,做到非警务类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警民调处中心共有人民调解员36名,均为帮帮团志愿者,他们社会阅历丰富,亲和力强,热心公益,有退休老党员、退休社区干部、退伍军人等优秀志愿者。派出所另外安排两名专职民警配合指导,自成立以来,驻城区三个派出所调解室已化解100余起矛盾纠纷,解决了很多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今年以来,街道摸排矛盾纠纷616件,化解613件,化解中3件,化解率99.51%。

(四)警民联防义警巡逻,当好居民的“守夜人”。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感,构建平安和谐的居住环境,洎阳街道党工委在特定的时间段在辖区内开展巡逻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当好居民的“守夜人”。一是每周二、周四晚7:30一9:30组织派出所民警,街道干部、社区干部“蓝天”救援、帮帮团义警巡逻队以及市委政法干部,深入到偏僻小巷,居民区,主干道,沿街商铺,蔬菜批发市场,乐安河等区域进行全面巡逻。二是组织开展夜间“护苗”行动,发挥“快递小哥”流动性强作用,在每晚1点至5点关注在街面活动的未成年人。三是加强安全宣传,巡逻中向居民宣传防诈骗,发放安全防范知识手册等。例如:华有风团长强调天气炎热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巡逻队来到乐安河,晚上还有人在垂钓,洗澡,于是及时劝说制止他们,“晚上稍有不慎,发生溺水后果不堪设想”等。居民们对警民巡逻队伍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纷纷表示在这样的守护下感到更加安全和踏实。通过警民联防常态化巡逻行动,不仅增强了辖区内居民安全感,也对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帮帮团义警队与民警的紧密合作,为辖区内的平安稳定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五)信访“五个法治化”见成效。

今年以来,洎阳街道把信访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推动信访问题“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初始”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防止小问题拖成信访大矛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洎阳街道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妥善处理突出信访问题,形成“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建立健全由街道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平安办、律师和责任科室组成的“5+x”信访联动小组,主动靠前,密切配合,最大限度预防和有效化解信访矛盾。今年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级信访件55件,已办结49件,信访按期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对上级转办的信访件,街道信访办均在3个工作日之内受理并告知信访人,平均办结时间为28.52天,一次性化解率95.61%。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的成功实施,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居民的广泛认可。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度不够,很多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停留于表面,未能深入挖掘群众法律需求,导致一些群众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在实际生活中不能有效运用。

基层解纷的活力不足。部分社区对于开展调解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积极主动性不足,畏难情绪突出、调处工作不力等。加之调解人员频繁更替,缺乏必要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影响了矛盾纠纷调处效果。

三是在打造法治建设工作特色亮点、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自身的依法行政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三、下步工作打算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开展宣传解读,推动全社会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通过开设专栏、集中研讨、组织宣讲、知识竞赛、参观展览等多种形式,让民群众听得懂、传得开、用得上,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紧密结合实践,坚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细落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紧扣“八五”普法规划内容与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使宪法和法律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突出深入宣传民法典,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民法典专项宣传活动。深入宣传与促进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建设,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积极组织开展“江西省百万网民学法律”系列知识竞赛活动。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作用。

(三)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街道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加强诉源治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构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警调对接、人民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形成纠纷解决合力。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不激化、不外溢,为维护街道的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做好法律服务工作,确保群众满意。

继续抓好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的作用,定期深入各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在服务过程中宣传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深化“法律明白人”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法律明白人”在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能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五)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统筹谋划

强化系统思维,注重整体谋划,坚持法治政府建设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相适应。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法治政府建设,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在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推动形成法治社会建设合力。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