洎阳街道,隶属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地处乐平市境中偏西部,乐安河北岸,南接塔山街道,北接后港镇,东接接渡镇,西接乐港镇。区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近20万。
一、历史沿革
始建于南朝陈,初名会昌镇。唐会昌六年(846年),易名花靥镇。唐中和三年(883年)年起,为乐平县治。民国十九年(1930年)8月至12月,为县、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第一联保。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以内河为界,设一镇、二镇,后分别命名为洎阳镇、乐平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2镇合并称洎阳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置乐平县城关区。1950年,改名乐平镇。1958年,称乐平镇公社。1988年12月,恢复乐平镇。2001年,撤销乐平镇,设立洎阳街道。成为乐平市政治、经济、文化、文明中心。
二、行政区划
1961年7月,中店大队从接渡乡划入。1980年,湖腰畈大队由后港划入。洎阳街道辖东湖名都、东湖、天湖、迎宾、观音泉、东风、文昌门、飞仙桥、安平、友谊、景丰门、扶摇、联盟、八一、人民新村、凯旋华府、沿河、陶家桥、鹅头山、中店、镇东、城郊、庞公、邹家、湖腰畈2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拥有7家街办企业,1个林场。
三、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洎阳街道辖区东西最大距离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8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6.38平方千米,占91%;水域1.62平方千米,占9%。区位优势独特,服务业繁荣、经济发达,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是赣东北商贸聚集中心,是乐平市重点打造发展核心区。景鹰高速、206国道均穿境而过,交通发达、物流便捷。
地形地貌:洎阳街道地处赣东北丘陵山区西端和鄱阳湖盆地东缘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势平坦,为平原地形土壤层厚,土质肥沃。境内最高峰登高山,海拔62米;最低点海拔20米以下。洎阳街道境内河道属乐安河流域,总长5.3千米;从东至西流经境内中店、城郊、沿河、邹家、庞公等村(居)民委员会。
温度气候:洎阳街道境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雨水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7.6℃,1月平均气温5.2℃,极端最低气温-10.8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0.8℃。年平均降水量1500-20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
在产业发展上开新局
创新工作理念,立足城区地域优势,加强经济建设。秉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工作理念,服务群众,着力解决群众关心事、揪心事、烦心事。
在城市建设上作贡献
围绕市重点工程建设的大局,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收到底,一个政策管到底”按时保质地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巡查零报告,打击零容忍”要求,落实“两违”工作,为城市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在城市创建上挑重担
作为乐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力军,洎阳街道坚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坚持下午2:30-4:30街道挂点领导干部参与指导社区创文工作制度,制定每周创文工作计划,社区制定每日创文工作任务,社会志愿组织、巷长、共建单位和群众积极参与创文工作。
在社会治理上出实招
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创新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
基层党建走前列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贯穿街道党支部全年组织生活始终。以“三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用好东湖市民之家、天湖市民之家、城管之家、“帮帮团”、快递小哥等已建好的党建平台,拓展服务项目,开展多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阵地作用。2021年洎阳帮帮团荣获“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
洎阳街道将继续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城市创建、社会治理、基层党建上出实招、谱新局,助力乐平工业三年倍增行动,招大商,出效益,做实实力洎阳;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服务群众诉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建设平安洎阳;发动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乐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打造美丽洎阳,以“三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基层党建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创造新时代乐平第一等的工作的光辉事业中贡献洎阳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