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景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正确领导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立足“规划引领、保护优先,保障发展、节约集约”的原则,力求创新、规范、高效,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现根据工作实际,将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0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强化服务意识,保障经济发展
1.用地保障服务意识增强。为保障全市民生、基础设施、教育等项目用地需求,向省自然资源厅呈报7个批次用地的农转用和土地征收,总面积3320.1645亩,其中农用地2960.1045亩(耕地1969.881亩),已取得省厅批复文件1901.0265亩,获省自然资源厅长办公会通过、已取得缴费通知书的686.559亩,正在省自然资源厅联审732.579亩。今年共核发国有建设用地批准书33宗,面积21342.19亩。补办道路及道班房用地批准书20宗,面积4147.25亩。
2.强化用地批后监管作用。完成了城市经典(二期)、城市之星(一期)、东湖公园1号(二期)等12个项目用地复核验收,收缴土地出让金37923万元。举证消化批而未用土地3390.23亩,消化周期由4.5年降至2.7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面积7958.2亩。今年乐平市土地集约节约用地及消化批而未用土地工作成绩突出,在全省县市区排名第二。
3.提升房地交易服务水平。共出让64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面积3648.99亩,成交价款39.96亿元,同比增长33%,创历史出让新高,其中28宗商住地块,面积1838.67亩,成交价款36.73亿元;中小学、医院用地2宗,面积197.19亩,成交价1.6048亿元;工矿仓储用地34宗,面积1613.13亩,成交价1.6235亿元。办理二级土地市场交易1964宗,土地抵押业务28宗,共收取土地交易服务费531.3216万元。完成二手房转移登记2084宗,建筑面积为25.0421万平方米,成交量比同期增长27.33%。新建商品房登记4826宗,建筑面积为54.9771万平方米,成交量比同期增长22.21%。
(二)加强规划管理,发挥规划引导作用
1.国土空间规划日渐完善。明确了8个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方向、搭建了专题研究框架。目前已初步完成市域人口城镇化发展专题研究、建设用地专题研究、规划实施评估、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专题研究、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专题研究等5个专题研究。通过对前10年用地统计和人口预测分析,并结合市委、市政府产业布局,初步划定了城镇开发边界。“多规合一”至2030年城镇开发边界91.28km2,其中城区56.35km2,乡镇34.93km2。空间规划初步划定至2035年城镇开发边界116.47km2,其中城区75.85km2,乡镇40.62km2。完成了乐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域虚拟“一张图”,明确未来15年乐平发展方向,并形成初步方案。
2.专项规划编制有力推进。①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专项规划已提交中间成果。②城区道路网专项规划已提交初步成果。③优化市域中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了初步方案。④同步启动了乐平市商业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教育设施等13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3.规划业务服务更加精准。办结73项各类规划回复意见及范围图,其中,日常办理选址意见书5项,选址回复意见21项,市政业务回复意见26项,生态保护红线审核业务21项。
(三)强化保护措施,切实加强资源保护
1.耕地保护日益加强。签订2020年耕地保护责任状,根据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要求,对国家下发的15886宗、南京局下发的疑似新发生11宗、省级14892宗、自行提取的16058宗疑似图斑进行叠加筛查,共筛查举证图斑16431宗。已上传问题图斑6524宗,总面积3040.04亩,占用耕地2801.51亩(含基本农田687.93亩)。初步摸排成果已汇交省级平台。2020年7月3日以后,毁灭性打击11栋顶风作案的新增乱占耕地占耕地建房。修订完善《乐平市农民建房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市农民建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基本农田整改补划及储备区划定。整改涉及调整基本农田4.1387万余亩,已经收集有关资料;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初步帅选了6.9万亩耕地,初步成果已报省厅审核。此两项工作均待“三调”成果启用后才能开展后续工作。
3.占补平衡实施更加高效。完成验收14个土地开发项目验收报备,新增耕地1929.79亩(其中水田683.86亩、旱地1245.93亩)。正在施工中的4个土地开发项目,预计新增耕地1308.79亩。18个增减挂项目,已完成11个项目的竣工验收,新增耕地1787.69亩,正在进行入库报备工作。其他7个项目正在实施,工程完成了90%,预计新增耕地约1100亩。
4.矿政管理日渐规范。启动了乐平市矿产资源“十四五”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全市范围内不定期开展有证矿山的综合信息检查,5次专项检查,共检查矿山600座次,检查中发现2座矿山有越界开采行为,已移送局执法大队立案查处。完成了辖区内资源有偿处置工作,市级发证3宗,探转采2宗,分期缴纳出让收益4宗,共收取采矿权出让收益6637.78万元;完成了2019年度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网上直报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网上信息公示及实地核查工作,共收取矿业权占用费1.1万元;全年共受理19宗采矿权新立、延续、变更、注销登记,同时完成了1宗探矿权转采矿权矿区范围划定的资料上报;启动了乐平市双田天丰山石灰岩矿采矿权挂牌出让工作。
(四)健全保障措施,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1.不动产登记日益规范。积极推动不动产业务网上受理,抵押登记延伸至银行受理,一般不动产登记业务在5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业务在2个工作日办结。颁发不动产登记业务11万件。全面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各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设立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窗口,核发“农房一体”不动产权证书19万件。
2.土地征收更加规范。按照应储尽储的原则,征收土地38宗,征收土地面积3800.52亩,拨付资金1.4亿元。拆迁房屋159栋,共拨付征收款1.574亿元,保障了全市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3.地质环境治理永不松懈。完成了乐平市镇桥镇古塘村委会洪西源组滑坡治理工程等3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管护移交、资料整理归档汇交;完成了本级财政投资立项的乐平市鸬鹚乡倪家坞村大塘坞组等7个地质环境类治理项目勘查、设计等工作;配合景德镇市总项目部做好了景德镇市2013年度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工程治理项目结余资金新设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可研编制工作。完成乐平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区划项目招投标及项目设计书。督促指导乐平市张家坞采石场、江西锦溪水泥有限公司塘坞石灰岩矿、江西锦溪水泥有限公司坞家山石灰岩矿、江西锦溪水泥有限公司涌峰采石场4家矿山完成绿色矿山建设评估录库工作。
4.安全生产检查深入推进。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重点排查地质灾害防治、两违建房、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建设项目施工、电梯运行、食堂用餐等区域。
(五)创新执法机制,严格执法监察工作
1.执法监察更加严格。在市委、市政府周密部署和局党组精心筹划下,整合乐平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和市“两违”办,组建成立了乐平市打击“两违”和矿产资源行政执法指挥中心。一年来,制止“两违”行为130起;主导打击两违建筑36起,“拆除“两违”建筑面积11040余平方米,其中回填土地面积600余平方米,打击机制沙厂非法占地行为3起,涉及违法占地面积4700余平方米,并协助各乡镇打击辖区内两违建筑;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39宗,查处土地面积152.943亩,其中耕地面积5.730亩,收缴罚款43.0434万元。打击非法开采43起,查扣非法开采设备40部,罚款47.5万元,对3起违规开采矿产品的行为实施了查处,没收金额273.615万元,总计321.115万元。
2.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开展行政调解案件18宗,申请信息公开案件的行政复议7件,徐森雪等行政诉讼15件。对拟征收景鹰挂线东北侧1号地块、S409升级改造等42宗部分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举行了听证,共举行70次征收土地听证会。完成了东湖瑞盛家苑项目车位规划设计调整的听证工作。
3.综治信访化解更加有力。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程序,着力抓好应诉、行政复议、行政调解等工作。在全市行政辖区内摸排涉黑涉恶线索共91条,收到举报线索计11条,核查相关部门转来线索计79条,共计办理线索181条,目前所有线索均已办结,其中4条摸排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4人。投入30万元拍摄以自然资源领域扫黑除恶为主题的微电影《破雾》,该片得到中央扫黑办认可。实行领导定期信访接待制度,办理信访事项117件,涉及问题类型有补偿安置类10件,不动产登记类80件,非法占地类23件,非法开采类4件,办结率100%。受理12345热线工单624件,办结624件,回复回访率100%。
(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夯实基础工作
1.后备资源调查成效显著。制定了“三调”实施方案,利用三调初步成果对全市可用于开发地块进行后备资源调查,目前已完成12个乡镇、街道办的调查。
2.信息化建设不断升级。推进不动产数据整合建库和不动产登记系统升级扩容建设,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及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一库三平台”系统运行,构建人事优化后各项功能模块。
3.档案管理更加完善。档案查询检索13585件,不动产注销登记4142件,不动产登记档案归档共12949件。完成2019年移交档案数字化加工,总计7728件档案,11495张图纸。完成2019年不动产登记档案整理16484件。全面启动数据清洗工作,外业调查已完成实地落宗1159宗;内业清洗已完成2016年以前抵押登记数据共计7168件;完成核实各乡镇房产、土地数据5743件;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证档案5825件进行核实并补录;查封登记数据核实并补录完成;
4.基层所建设力度空前。18个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办公用房投入使用,附属工程完成各项整改工作。名口地质灾害避难安置所建设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12月份竣工验收。
5.基础业务工作稳步推进。启动乐平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D级点布设和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项目验收工作。完成乐平高铁北站广场及周边商务区用地红线划定工作。测绘储备用地、房地产项目等地块162宗,总面积5280.25亩。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面对2020年取得的工作成绩,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1.城镇开发边界之外的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紧张。随着招商引资产业落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在城镇开发边界之外还有大量的产业点状用地、省级以上重大项目、线性工程等项目用地保障紧张。
建议:在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尽量将乐平市省级以上重大项目和一些线性工程项目纳入重大项目库,并倾斜项目用地政策。
2.占补平衡土地开发补充耕地项目后备资源缺乏。立项时选址采用部分残次林地以及河道滩涂地,与林业部门和水利部门对接不够成熟,实施中存在争议,影响了项目工程顺利进展。
建议:项目立项时加强与林业部门及水利部门就涉林项目以及利用滩涂开发的工作对接,办理相关手续办理。
3.矿山管理有待增强。现有的“乐平市矿政管理信息综合集成系统”不能及时全方位反映矿山开采现状。
建议:在制定全年执法检查工作计划的同时,对现有的“乐平市矿政管理信息综合集成系统”的遥感影像数据定期更新,聘请专业单位建设矿业权网上监管平台,通过平台直观、实时的对矿山开采现状进行管控(与地质环境股合作一个平台),形成“天上看、地面巡、地下控、网上管”的监管目标,从而避免因未及时发现矿山违规开采导致的安全事故,真正的实现“智慧国土、掌上国土、科学管矿”。
4.个别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矿山企业主还存在“重开采轻保护”的思想,生态修复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惩戒机制不健全、力度不够。
建议:进一步加大矿山生态修复专项检查力度,督促矿山企业落实边开采边治理措施。与生态环境、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检查机制,加大惩戒力度。
5.地质灾害防治存在重点不突出,事后监督落实不足。我市现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080处,大部分隐患点为农村切坡建房、公路切坡所致。地质灾害隐患点点多面广,新增隐患点时有发生。缺乏对农村切坡建房简易评估和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事后监督落实。
建议:尽快启动“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对全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分类梳理,明确防治重点。完善农村建房审批管理机制体制,推行切坡建房简易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执行落实工作,做好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
6.农房发证存在房屋实际坐落与证书上坐落不一致。证书下发后,经村委会核实,证书上坐落有误,如权利人房屋实际坐落为乐平市临港镇百桥村委会方家村,证书上坐落为乐平市临港镇临港村委会土库方家。
建议:房屋实际坐落与证书坐落不符,面积、结构等其他信息无误的情况,农房发证窗口以每日100户工作量完成更正登记,证书交至村(居)委会进行发放,同时对错证进行注销。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战略,切实抓好“优空间、保发展、护资源、促集约、严执法”文章,以新阶段、新要求为奋进动力,用新格局、新作为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重点工作执行落实。根据总体工作思路,2021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总目标:
——构建一个体系,即积极构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一张图”管理体系。
——提升两个平台,即“一库三平台”信息化平台和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平台。
——完善三条红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加强四项工作,即坚持服务发展大局,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坚持保护有限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优化行政执法指挥中心职责,加大巡查打击力度;坚持党建事业有机融合,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在总目标的引领下,重点完成7个方面工作目标:
1.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农房发证工作。抓好国土空间规划与矿产资源、测绘信息、地质灾害防治等行业“十四五”规划的衔接;开展村庄规划编制。
2.主动服务保障经济发展。
⑴建设用地保障,完善城区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完成第二批次建设用地约779亩、第三批次建设用地约428亩。
⑵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推进一般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全覆盖,强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我市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税务、公安、法院等单位间的电子证照,政务数据共享。
⑶完成7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继续实施4个土地开发项目,预计新增耕地2781亩;
3.树立自然资源保护大格局
⑴加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力度,坚决遏制新增,分类处置存量,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农民建房合理用地需求。
⑵利用“三调”初步成果,对全市可用于开发地块进行后备资源调查,全面布局、做好灾毁耕地上报工作。
⑶根据《乐平市双田天丰山石灰石矿挂牌出让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挂牌出让该采矿权。
⑷编制完成《乐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
⑸组织实施好乐平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和7个地质环境类治理工程项目,督促指导7家绿色示范矿山加快建设进度。
4.保持执法监察高压态势
⑴全面清理全市范围内两违建房、砖瓦窑厂、非法开采点、有证矿山、小型项目、临时用地、设施农用地、非粮化点、非法取土点相关信息并形成台账。
⑵组织大规模的专项打击行动。零容忍打击“两违”建房和矿产资源违法行为。
⑶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指挥中心职责,加大巡查打击力度。
5.完成人事优化工作
⑴认真开展事业单位“三定”方案的制定,全面开展优化人员配置和岗位设定工作。
⑵做好2021年人才引进工作计划。
⑶在全系统组织相关股室业务人员开展法律法规等业务培训。
6.强基固本,进一步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⑴结合“一库三平台”信息平台,打造好自然资源空间基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申报省档案规范化管理特级单位、大地测绘队乙级测绘资质升级工作。
⑵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监管。做好“十四五”期间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⑶完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回复好12345、12336等举报自然资源信访问题。
7.严守规矩,全面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⑴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全面推进“清廉自然资源”建设。
⑵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选拔任用和监督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干部管理、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⑶学好用好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防死守工作失职渎职。
为保障上述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将主动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工作思路,突破制约瓶颈,持续激发体制活力,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主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统筹布局优化空间。一是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升规划品质内涵,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二是统筹开展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深化乐平市城区控规优化、道路网专项规划及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25项专项规划。完成村庄分类和村庄布局,抓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探索建立古城保护建筑设计长效工作机制。
2.主动服务保障发展。一是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重点做好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生态项目等各类资源要素保障,多渠道筹措用地指标,用足用准用好各类政策,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增效。全面推广土地储备升级版“四个统一”标准,推动储备土地从“净地”向“优地”转变。二是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精准跟踪研判我市房地产市场形势,抓好城区住宅用地供应计划落实,合理把握地块上市时点和节奏,保障各层次人群住房需求,力争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三是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以“跑零次是常态,跑一次是底线”的目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审批流程,切实提高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生态优先保护资源。一是强化耕地保护责任落实。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86.7358万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后期管护,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各类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做到与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充分衔接。二是严格规范地质矿产保护。全面落实《乐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要求,建立健全矿业权交易市场,创新矿业权监管机制,新设采矿权一律按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生产并达到中型矿山以上规模。加强违法违规开采和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无证非法采矿行为。全方位抓好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从细从实抓好安全生产,着力抓好“绿色矿山”建设。
4.严格落实节约集约。一是强力推进土地高效利用。建立建设项目建前、建中、建后管控机制。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的清理,促进低效用地开发利用,坚决处置“僵尸企业”。二是巩固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落实规模预核定制度,加强房地产市场研究和形势研判,精准投放经营性用地,实行净地出让,积极探索工业用地“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三是深挖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潜力。坚持向存量要空间,强化地块精细化管理,加强低效用地再开发、存量土地盘活、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工作。
5.依法依规严格执法。一是常态化抓好执法工作。抓好违法案件公开查处曝光,每年公开查处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严厉打击破坏基本农田、越界越层开采行为,严格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二是扎实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开展好“大棚房”、违建别墅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用地非农化乱象。三是理顺自然资源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违法行为的快速处置、长效监管、联合执法、共同责任机制,努力探索自然资源执法工作的新路径,全力维护自然资源管理良好秩序。
6.坚持从严从实强党建。一是加强党建工作,切实落实“两个责任”。切实发挥好“一岗双责、一票否决、一案双查”等制度效力,推进各层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严格落实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纪检约谈、干部廉政档案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二是抓好效能作风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力度,开展长期明察暗访,一经发现问题严格处置、严格问责。严格“三单督办”制度;严格财经纪律,确保“三公”经费公开、透明。三是加强干部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AB岗制度。争取政府支持,招考一批专业自然资源和规划技术人才。加大干部职工教育力度,重点解决干部职工能力恐慌问题,强化政策系统学习,补齐干部能力水平短板,积极营造“廉洁高效,优质服务”工作氛围,乐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局上下将齐心协力、开拓创新、顺势而为,奋力再创乐平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打造特色鲜明的赣东北明珠而努力奋斗!
乐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0年12月16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