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理念,以推进改革发展为动力,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为主线,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统筹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灾害事故,截至6月底,全市未发生1起安全生产事故,森林火灾“零发生”、自然灾害“零伤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1.24”新余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景德镇市各级领导批示精神,迅速采取行动,组织对全市所有区域、所有行业、所有场所开展全覆盖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坚持边查边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主动仗,以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要抓手,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三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共派出检查组2201个,检查人员7067人次,检查各类场所9824家次,发现问题隐患5427条,立即整改5393条,限期整改34条(截至目前尚有1条整改中),查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1起,行政处罚16万元,关闭企业2家,责令停产整顿1家,约谈企业5家。“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共派出检查组1381组,检查人员5185人次,检查各类场所7715家次,排查隐患4011条,立即整改3942条,限期整改69条(截至3月份均整改完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6次214人;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4次388人;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行动宣贯4次89人;开展部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3次73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按要求带队检查50次31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6个,目前已整改到位5个;新增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1家;新增企业安装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1家。
(二)全面压实防汛抢险责任
一是年初印发《乐平市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5月中旬完成了《乐平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乐平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订、印发,下发了《乐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2024年工作方案》;组织乡镇(街道)、有关成员单位重新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校核各山洪灾害监测点的自动雨量监测设备、临界雨量值和系统临界雨量值更新工作;组织圩区乡镇(街道)编制完善《圩堤汛期交通应急方案》,提高预案(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水库、圩堤和在建涉水工程都制定《度汛方案》和《抢险应急预案》,5月份组织了相关部门和乡镇开展2024年防汛抢险救援无脚本演练。二是提前做好防汛物资机械车辆储备。下达了各乡镇(街道)、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和中型水库管理中心的2024年度防汛物资机械装备储备任务,成员单位储备编织袋34.5万条,编织布29万平米,冲锋舟12艘,在3月底完成了100辆运输车辆、挖掘机等机械设备15台和5000立方石子(块石)的协议储备,并对防汛物资仓库库存的物资和物资设备进行了盘点、维护和调试;3月上旬分别在乐北联圩严州料场、草珊瑚料场储备了砂卵石5000立方,5月份市防办、应急局在中州圩和镇桥联圩共储备砂卵石约3000立方。
(三)全力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
建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森林防灭火机制,全市森林防灭火责任书做到了县级与乡镇(林场)、乡镇与村、村委会与村民小组签订,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为一级负责的森林防灭火工作格局,实行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山头地块,所有山头有人管,所有地块有人防。同时,强化防灭火宣传,提升防火意识,“平安春季”活动期间,全市出动宣传车辆360余车次,人员2160余人次,张贴宣传标语6500份,悬挂横幅126条,发放《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10万份,发送森林防火短信达16万条。
(四)大力宣传防灾减灾工作
印发《乐平市2024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5月11日由市减灾委员会牵头,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大队等20多个部门联合在天湖公园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5月6日至12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市各乡镇、减灾为主成员单位不同形式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进企业”宣传以及防灾演练。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市共发放宣传单10多万份,开展防灾演练400余场,全市学校还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306所学校开展了防灾演练,共有10多万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五)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积极赴省应急管理厅相关对口部门开展争资争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月份,省应急管理厅、省财政厅联合发文批准全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涉及我市立项预警指挥项目和基层防灾项目,两项合计投资1143.79万元,其中国债资金912.1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31.67万元,该项工作的完成将对提升我市综合应急管理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严峻。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仍然突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问题依然严峻,危险化学品、九小场所、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多个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依然居高不下,安全生产仍处于脆弱期、爬坡期、过坎期。行业部门履行监管责任还不强,有些单位的领导和分管负责同志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还不强,有些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轻安全生产,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把一切精力用在片面追求任务的完成、效益的最大化上,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稳定环境。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存在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
二是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亟需提升。各乡镇(街道)应急能力不足,人员配备偏少,基层应急管理机构人数少且身兼数职,队伍建设不均衡、专业人才稀缺、监管水平提高乏力。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还不顺畅,各部门之间还存在数据壁垒,导致部分风险信息不完整、不对称,统筹协调合力不足。装备设施更新换代不足,各类救援、执法器材、车辆老旧。物资储备单一、储备结构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缺少综合性应急物资储备库。社会应急力量能力素质和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三是应急救援综合能力有待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以点带面,动态管理相对滞后,涉及预警、转移、保障等实际问题不够明确具体。应急救援力量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有待提高,应对处置重大灾害事故的能力不足,政府救援与社会救援力量融合力度不足,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科技支撑能力相对滞后,信息化平台建设还存在不足,监管监测预警智能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系统性、立体化的现代化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体系,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较弱。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守牢守稳安全生产底线。全力推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推动企业深化“五个一”活动,严格落实“一报告、双签字”制度,全面、准确、彻底排查企业在责任落实、管理制度、风险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隐患措施清单,形成闭环管理。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安全生产“三个必须”的要求,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切实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时段严防死守,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大力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切实减少一般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
二是构建高效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切实发挥“两委三部”的综合协调作用,在应急救援、应急指挥方面加强部门联动,切实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推动全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在我市落地见效,按照“六有”“三有”标准加大人员、经费、装备投入,积极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能力提升。
三是倾力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凝心聚力锻造应急铁军。加强对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专业知识培训力度,提升应急救援综合能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用严明的纪律规范机关干部的行为,着力锻造一支与新形势应急任务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匹配的“应急铁军”,为经济建设和安全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乐平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