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风险也随之加大,为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全市各单位高度重视,加大防溺水宣传力度,加强隐患排查,压实监督责任,切实保障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生命安全。
市水利局:部署水库和水工程防溺水工作
6月6日上午,乐平市水利局迅速召开防溺水工作部署会,认真研判当前防溺水严峻形势,对水库等重点水域安全监管作出部署。当天局班子成员立即分组带队,对各自联系的乡镇水库、在建水工程等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
▲深入重点水域开展巡查
会议强调,一要真正提高思想认识。防范溺水是关系群众生命安全、家庭幸福与社会稳定的大事。要把水库和水工程防溺水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压实监管职责。二要加强隐患排查。督促属地乡镇完善标识标牌和安全防护,尤其是要补齐“四个一”设施(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对救生杆)。三要强化属地值守和巡查职责。严防中小学生下水玩耍戏水。加强宣传和教育,督促属地单位建立防溺水巡查记录台账,对游泳等危险行为及时劝导和举报。
6月6日上午,浯口镇召开防溺水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排隐患补短板,全天候盯重点,确保防溺水工作跑在风险前。
▲浯口镇部署防溺水工作
会议要求,一是迅速行动争时机。镇村立即部署力量,高频次开展全域水域巡查,重点排查未成年人私自下水等风险行为,迅速在各村开展“无死角”防溺水宣传。层层压实责任,确保防溺水工作跑在风险前。二是排隐患补短板。检查每一处重点水域的安全警示标识是否足够醒目,以及救生圈、绳索等救生设备是否按需配备且易于取用。三是盯重点全天候。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在重点水域部署视频监控设备,力争全天候可视化覆盖,及时发现人员靠近或落水险情。对留守儿童、在市区就读的青少年等重点人群,通过学校、村委、家庭联动建立台账,动态掌握动态宣传。四是出新招聚合力,利用乡村广播、微信群、短视频等宣传方式提升群众安全意识与技能。针对留守儿童等群体,组织丰富课余活动,减少其近视机会,并视情进行结对帮扶教育。
6月6日,名口镇召开防溺水工作部署会,进一步完善辖区重点水域的防溺水“四个一”设施,明确重点水域安全责任人,坚决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竭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各镇部署防溺水工作
会议要求,一要绷紧防溺水“安全弦”。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利用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推送防溺水知识,为青少年上防溺水公开课,设置安全警示内容等措施提高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防溺水意识。二要织密防溺水“防护网”。值班人员、村干部要不定时对镇域水域进行巡查,建立巡查台账,检查水域周边警示栏和防护救援设施,及时劝离在水域附近逗留、玩耍的人员,对突发溺水状况,能快速响应开展救援。三要压实防溺水“责任链”。镇纪委对机关值班和村干部水域巡查情况进行监督,落实乡镇、片区、村各级责任制度,避免敷衍了事,确保防溺水举措落地。
连日来,涌山镇迅速开展防溺水宣传,在织牢镇、村和学校防溺水安全网的同时,涌山镇“妈妈团”也加入进来,与镇妇联组织的其他力量一起开展“敲门行动”,提醒群众远离溺水危险。
▲防溺水宣传进校园
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下,目前全镇驻村领导已下村开展防溺水工作,帮助各村落实重点水域巡查机制,完善防护设施。工作人员每日对辖区内的河流、池塘、水库等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区域进行仔细排查,发现设施损坏及时更换补充。学校开展了“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师生签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防溺水意识。
6月6日下午,高家镇召开防溺水工作紧急调度会,落实志愿者、教师、民警、村干部“四位一体”包保责任制度,全面谋划部署防溺水相关工作。
▲高家镇布置防溺水工作
会议强调,一是确保措施到位。要组织人员落实好防溺水每日巡逻工作,对门口塘、学生经常玩耍的池塘河流等水域每天开展多次安全隐患巡查,及时处理隐患,劝导未成年人远离危险水域。二是确保责任到位,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区域都有人负责。全面落实志愿者、教师、民警、村干部“四位一体”包保责任制度,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学校要做到每天放学前1分钟提醒、每周5分钟教育、节假日30分钟专题教育。同时在学校周边河流、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设置警示牌、防护栏,配备救援设施,切实增强学生防溺水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确保设施到位。要实施全面排查,设置警示标识,完善防护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保障群众人身安全。
6月6日上午,塔前镇召开防溺水工作专题布置会,要求加强对重点时间段和重点水域巡查,及时劝离在水域附近逗留、玩耍的人员,严防溺水风险。
▲排查重点水域防溺水“四个一”设施配备
会议要求,一是深化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通过入户走访、广播宣传、发放传单、悬挂横幅等多种载体,在人员密集场所及游泳水域周边广泛开展防溺水知识普及与警示教育,着力增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要强化物防保障,配齐警示救援设施。要求全面排查并完善辖区重点水域的防溺水“四个一”设施配备,确保基础设施完备有效。三是健全巡查机制,压实动态管控责任。 各村须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水域进行常态化巡查,尤其是加强对重点时间段和重点水域巡查,及时劝离在水域附近逗留、玩耍的人员,严防溺水风险。四是要及时处置。一旦遇到突发状况,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及时开展救援工作。五是要严肃纪律。对防溺水工作落实不力,敷衍塞责的村和人,要严肃问责。
6月6日上午,鸬鹚乡紧急召开防溺水工作部署会,要求切实强化重点水域的日常安全巡查与监管,做到有人看、有人巡、有人管、防得住,为全乡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以大家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
▲鸬鹚乡布置防溺水工作
会议要求,各村(社区)、部门单位要全面落实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各项措施,将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要持续加强水域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力度,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坚决消除风险点;要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宣传教育,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要切实强化重点水域的日常安全巡查与监管,做到有人看、有人巡、有人管、防得住,为全乡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以大家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
近日,为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乐平市第二中学邀请蓝天救援队开展了防溺水专题宣讲。
▲防溺水公开课
宣讲伊始,主讲人通过一组组真实且令人痛心的数据,将溺水事故的严峻现状展现在大家面前。据权威统计,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其中青少年和儿童占据了较大比例。那些原本鲜活的生命,因一时的疏忽或冒险,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无数家庭也因此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一个个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无法挽回的遗憾,这些数据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响了大家心中的安全警钟。
很多人对溺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一些青少年在暑假期间,不顾“禁止游泳”的警示牌,私自结伴到野外水域游泳,由于野外水域情况复杂,暗流、漩涡、水草等随时可能带来致命危险。当溺水事故发生时,很多人由于缺乏必要的救援技能,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施救,甚至因为错误的救援方式,导致自己也陷入危险之中。随后宣讲人邀请学生上台演示。
主讲人强调,游泳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同时要检查游泳装备是否完好。如果身体不适,或者处于疲劳、饥饿、饮酒等状态,应避免下水游泳。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防溺水知识,讲座还设置了互动环节。现场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关于防溺水的问题,主讲人耐心地一一解答,并给出了实用的建议。通过互动,大家对防溺水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安全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稿件来源于:乐平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