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卫健系统安全监督管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5月30日,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端午节安全生产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周丽君主持会议,全市2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参会。

会议首先通报了山东高密化工厂爆炸事故情况,随后通报了江西省新余“1·24”事故整改复核组对市妇幼保健院复核情况,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对照本单位的安全风险点和不足,加强排查,查缺补漏,做到举一反三,消除安全隐患。


会议强调,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指示批示精神,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这根弦,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风险排查,突出隐患治理。坚持抓安全与抓业务并重,在“管”字上下功夫。对医院配电房、氧气房、药房、库房等高危风险点,要确保“全面覆盖、重点突出、不漏环节、不留隐患”,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管理。
会议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要迅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对医院重点区域、关键环节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紧盯医疗机构门急诊、住院部、氧气站、食堂、危险化学药品库、发电机室和施工现场等人员密集和敏感场所,重点检查消防设施、电气线路、燃气管道、电源火源和安全疏散等突出问题。检查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电气线路是否规范。强化医疗安全管理,严格对照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加强麻精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防范医疗事故和纠纷,筑牢医疗安全底线。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危化品采购、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安全措施,确保危化品安全。加强后勤保障安全管理,对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加强生物安全防控。重点排查整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存在问题隐患整改不到位;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等特殊作业不严格执行安全规范问题,医院、疾控要重点防范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在使用、贮存、运输环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重点检查冷库、高压氧舱、高压灭菌器、医用高压锅炉、电梯、医用氧气瓶及专用氧气管道等医用特种设备。重点整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规章制度不落实、双重预防机制不健全、定期检验不到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设备未经注册非法使用等问题。健全应急机制,提升处置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实战化应急演练,确保突发事件响应迅速、处置高效;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氛围。加大安全宣传力度,着力构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工作氛围;强化监督问责,压实安全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追责问责。对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或发生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