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75999/2023-46669
2023年度乐平市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 乐平市市场监管局 发布日期: 2023-12-14 访问量:

2023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全力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全市食品安全态势平稳,总体向好。现就我市2023度的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稳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一是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重要节假日中高考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做到了提早部署、及时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食品超市、农贸市场、学校食堂、餐饮酒店、生产企业现场调研指导食品安全工作。7月19日和8月26日分别两次召开2023年乐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主要领导、分管市领导参会并布置工作任务。是积极部署。为抓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2月15日召开了全市推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调度会议,对全市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进行了专题部署,加强干部包保责任意识和食品经营主体的安全意识。三是责任落实。3月1日对全市乡、村两级包保干部等共计100余人进行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培训,全市42名县级干部带头深入B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市食安办定期开展干部包保工作督查,切实推动“两个责任”工作落实到位。

()深入源头,坚持狠抓农村食品安全工作

农业农村局加大“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一是加强品牌建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我市加快建设了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二品一标”产业基地,构建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确保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截至目前现有认证有效期内绿色食品18个产品、有机产品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赣鄱正品”1个。共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3个。乐平市超阳生态农业家庭农场等农业企业的辣椒、芹菜、南瓜7个蔬菜产品获富硒认证,名口茅蔗糖今年续报了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乐平鲜鸡蛋”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已公示),江西盘圣食品酿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盘圣”、江西省鸬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古镇流芳”认定第四批“赣鄱正品”品牌(已公示)二是开展大数据智慧监管行动。根据“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的相关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全面实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入网备案主体巡检率100%,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区块链溯源+合格证”开证模式,备案主体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率100%,全市备案主体共开具合格证65722目前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质量安全综合评分86.6,企业进行备案管理达180家,本区域监管人员391人。

()强化检测,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

在日常监管中,以过往不合格品种和日常销量较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食品问题多发的场所为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抽检和风险监测,同时通过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强化对抽检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等问题的查处力度,强化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截止到目前,农业农村局加强了农产品源头抽检,定量检测950批次、农产品快速检测6123批次市场监管局加强了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食品抽检,截至目前共完成抽检1336批次,快检7000多批次,合格率97%。

()认真组织协调,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1.持续推进食品生产重点领域治理行动。以群众普遍关注的米粉、白酒、豆制品、山茶油、茶叶重点食品品种,滥用食品添加剂、月饼过度包装等重点食品加工行为,对生产领域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办理江西省食品小作坊登记证197家,出动检查人员2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392家次,并指导全市49家食品生产企业按要求配备了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

2. 全面启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一是开展了节假日期间专项整治。在春节、元旦、清明、五一、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前开展餐饮专项检查,重点对大中型餐饮企业、旅游景点餐馆、年夜饭等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98辆次,执法人员169人次,检查各类餐饮服务单位256家次,下发监督意见41份二是开展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我市设有饿了么和美团分支机构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共接入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550家。对此,我市实行线上线下双查制度联动监管,要求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持证率、公示率、备案率达100%,强化送餐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完善送餐箱清洗消毒,做到封签运送,严控送餐食品安全风险。三是开展餐饮单位“创文”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根据《乐平市“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标准要求,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加大巡查力度与广度,结合日常监管对辖区大街小巷进行了地毯式摸排,指导商户规范经营,督促其证照齐全、制度落实合格、票据管理规范。对重点门店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检查标准逐项进行核查。深入开展“小餐饮”单位整治提升工作,坚决取缔违法违规单位,大力规范提升一批经营单位,并进行食品安全监管量化信息制度公示牌对量化等级公示,严格把好食品相关制度的落实。

3.扎实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护校行动”。为确保我市师生在校期间食品安全,集中开展“护校行动”积极推进学校食堂厨亮灶”,排查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隐患,督促学校食堂和大中型餐饮单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负责人制度目前已实施厨亮灶”256,达100%,其中241家学校食堂已完成“明厨亮灶+互联网”建设同时,强化源头监管,针对学校周边“三无”食品等问题,根据学校周边的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等重点地域、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重点品种、食品假冒、侵权“山寨”、“三无”食品等重点违法方式,进行督促整改,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60人次,检查幼托机构食堂255家次,学校周边餐饮单位256户,同时市监局、教体局、卫健委、公安局等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全市经营中的86家校园食堂,对检查不合格者责令其整改。

4、持续开展食品经营领域日常监管。一是加强关于加强日本进口食品日常监管工作。全面排查市场销售的日本进口食品,对标称生产地为日本的食品,立即核查原产地证明、放射性检测合格证明等相关资料,对无法提供证明文件的,或经查实原产地为福岛县、千叶县、枥木县、茨城县、群马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埼玉县及东京都的,会依法立案查处。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68人次,排查超市35家、农贸市场13家、食品经营户96家,排查中没有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二是针对乳粉经营主体开展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以乳粉实体经营店、网店及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等为重点检查对象,以商场超市、奶粉店、母婴店等为重点检查场所。通过严查经营资质、从业人员管理情况、产品追溯情况、是否存在过期奶粉、标签标识。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2人次,排查经营户57家。暂未发现超范围经营、销售过期乳制品、掺杂使假、以假充真、假冒进口以及无合法来源等违法行为。

5、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按照“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加大食品安全违法惩治力度,大力整治食品安全市场乱象。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9973户次,覆盖率达100%,共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65起,罚没53.98万元。

()大力宣传,营造重视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市食安办配合市科技局4次走进乐平一中等学校,累计对300余名师生进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培训,并号召全市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累计发放倡议书1000余份,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提示标语1000余张。此外,为严防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通过“两微一端”、张贴海报、悬挂条幅等宣传方式,不断提升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率,努力使“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等口号以及“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等标语深入人心,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截至目前已悬挂宣传条幅38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10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3500余张二是加强食品安全培训。针对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的难点、痛点,市食安办多次开展推进会、业务培训会,已发放工作手册36300余册,编撰“赣溯源”平台和“国家落实属地责任管理”平台操作指南,业务指导覆盖了全市20个乡镇,794名包保干部。同时通过食安教育APP对全市248市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协管员进行培训,考试通过率90%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食品安全态势平稳,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风险问题发生,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仍有一些问题与难点需要高度重视。

一是食品监管人员少。目前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6367户,但食品安全专职监管人员只有19人,其中具有食品相关专业背景的只有10.5%,基层专业监管人员缺乏问题较为突出,监管人员与监管对象严重不匹配,容易出现监管盲点。

二是宣传强度不够。针对农村地区的禁食野生蘑菇以及农村群集性办酒席等宣传的强度和范围还不够,需要真正的进村进户,提高广大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食品源头治理难。老百姓关注的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非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时有发生;网上订餐和网络食品销售的新业态兴起,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监管标准和手段稍显滞后。

是食品监管体系建设不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食品监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各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办公室的人员、设施、经费等保障措施亟待加强。

、下步打算

结合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实际,下一步将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充分发挥食安办统筹协调作用,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协助配合包保干部建立完善包保任清单制、任务清单制、督导清单制、工作承诺制、信息备案制,督促企业全覆盖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总监、食品安全员。推动形成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实现对风险的精准防控。

二是全面加快基层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食品快检能力,加快食品快检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快检筛查+法检验证”工作力度,做好快检确证工作,提高食品抽检的针对性、靶向性和有效性。

全面强化能力建设。充分利用食安教育APP等网络媒体和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提升食品安全执法人员和网格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加强应急管理学习,提高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能力。

全面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等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强化惩处震慑力,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乐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31212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