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分类:B类
签发:徐波 乐人社建字〔2023〕1号
关于对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4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袁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解决教师职称评聘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的建议收悉,现逐项答复如下:
一、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学校岗位出现空缺时可跨校评聘。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省教育厅、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赣教发〔2020〕3号)和《关于印发<景德镇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景教发〔2020〕4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市教体局草拟了《乐平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通过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师全员竞岗、全员聘用制度,健全教师待岗培训、转岗退出工作机制,建立编制、人社、财政部门核定总量,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分配,学校具体管理的工作机制;破除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城乡优秀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和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进一步规范教师工作量标准,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实施方案已完成初步征求意见,正在上报政府审批,力争于2023年6月底前出台相关方案并逐步落实到位。
二、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相关政策规定,解决教师申报评审高一级教师职称时的困难和问题,打通教师职称上升通道。
岗位数量核准是按照省部级文件要求结合单位编制数量及学校规模、类别确定对应结构比例开展的一项工作,各校岗位数量与编制数及实际人数挂钩。现有的模式下,我市教师以校聘为主,市人社局根据各校核定岗位总数对各等级岗位数量进行设置,岗位设置自从实施以来,各校均充分听取教师意见,出台了符合本校校情的岗位竞聘实施方案并通过教代会后予以实施。
根据赣人社发〔2021〕34号《关于调整江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及最高等级控制标准的通知》,教育事业单位专技岗位比例得到了一定调整,自2022年以来,已陆续为各校完成新标准调标,岗位向高级进行了倾斜,其中一般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小学的高级(含副高)比例分别为28%、23%、10%,规模较大的初级中学比例可以参照完全中学的比例。
由于早期职称评审采取的是评聘分开的模式,业绩材料更为丰富的城区学校教师更容易取得相关职称,因此城区学校的中高级教师存量远高于农村学校。实际操作中,成立年代较久的学校或多或少存在“等公交”的情况,还有部分教师早已取得相关职称资格但未能成功竞聘上岗的情况。因岗位职数不够,为解决存量,市人社局与市教体局多次到景德镇市人社局争取政策支持,现有针对30年教龄教师和25年艰苦边远学校教师评聘副高级职称不占岗的做法,2022年共解决147名教师不占岗位评聘问题。为避免增量,现已采取“评聘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职称申报和岗位聘用。
为了推动我市教育均衡发展,鼓励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边远乡镇学校进行支援,教师高级职称评定工作要求有乡镇教学经历。对于部分留教乡村的教师有特殊政策倾斜,采取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方式,为保障城区教师公平,此类教师如果到城区学校交流任职想享受原有待遇,则需要重新进行职称评聘。
三、根据岗位职责设定高级管理领导职务岗位,解决学校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
您在建议中提出要根据岗位职责设定高级管理领导职务岗位,出台更加明确的教育管理岗位聘用和职称对应清单,形成教育管理与专业技术评聘“两条线”,解决学校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此举恐怕难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职称评审是面对所有教师展开的,职称评审有专业评委对材料进行审核,申报名单也是各校通过打分、公示等流程进行上报的,教育管理与专业技术岗位有着双肩挑的运行模式,部分仍在教学岗位的校领导进行职称评审也毋庸置疑。
附件: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乐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25日
(联系人:杨逸 联系电话:)
抄 送:市人大选任联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
乐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综合股 2023年6月25日印发
附件: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代表姓名 |
袁媛 |
通讯地址 |
乐平市第五中学 | |||
建议内容 |
切实解决教师职称评聘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 |
建议编号 |
总号第46号 科教文卫类第2号 | |||
承办单位 |
市人社局 |
电话 |
| |||
满 意 |
|
基本满意 |
|
不满意 |
| |
代表意见: |
代表签名:
年 月 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