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75999/2022-04370
乐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 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1-08-10 访问量:

周宏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全力推进我市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认真制定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规划,全面引领乡村振兴工作。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先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党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指导全国乡村振兴工作,省委、景市委同步跟进,及时下发一号文件推动基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精神,于2018年6月4日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乐发〔2018〕1号)》、2019年5月7日印发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乐发[2019]1号)》、2020年4月12日印发了《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乐发[2020]1号)》、2021年4月17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乐发[2021]1号)》文件,于2019年12月8日印发了《乐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乐发[2019]10号),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立足乐平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制定了我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为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了全面布局,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政策安排。  

二、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1.扎实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抓细抓实农村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各项重点内容落实,持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落实省委组织部《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档案并做好动态管理工作。压实乡镇(街道)党(工)委责任,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注重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实现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两升一降”目标,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有330个村(社区)实现了“一肩挑”,“一肩挑”占比98.2%。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结合乡镇换届工作,计划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2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保障好经济待遇,落实符合条件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市乡财政配套补助措施,按照市、乡、个人4:2:4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保障村党组织书记年报酬达到当地农村居民上年度可支配收入的2倍以上。

2.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以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变特色资源为产业,发展一村(乡)一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整合闲散资产变资金,依靠租赁收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统筹政策性资金变股金,实现固定分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2020年出台了《乐平市村干部奖励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效益挂钩的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激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内生动力。2020年,全面消除了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空壳村”,并实现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2021年,根据省、市有关要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要达到10万元以上,到2025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持续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不断稳步健康发展。

三、扎实做好人才培育工作。

为进一步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2019年评选出乐平市第七批优秀乡土人才18人,并会同市融媒体中心加强宣传报道,让农村优秀人才有地位、有影响;积极做好优秀乡土人才的推选工作,江西有巢氏古建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乐平市第七批优秀乡土人才齐海林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

四、不断推动产业兴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1.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提升。一是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92.96万亩,扎实推进“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创建行动,建成一批乐平“中国好粮油”实体示范店,初步实现了粮食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二是大力实施蔬菜振兴工程,依托“江南菜乡”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两大优势资源,抓好了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实施了“省九大产业结构调整蔬菜项目”“景市四大产业结构调整蔬菜项目”。全市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35万亩以上,实现了产销两旺,确保了市民的“菜篮子”供应,同时保证了周边县市疫情期间的充足供应。三是大力实施生猪复产增养工程,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任务。目前,正在与国内知名企业洽谈年出栏生猪30万头的合作项目,与深圳市良知菁选实业有限公司达成投资2亿元建立蔬菜与果业发展体系意向协议。四是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全市养殖面积75836亩,水产品产量21832吨,大力发展“稻渔共生、粮渔共赢、稻渔互动”综合种养,着力提升稻渔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今年新增稻渔共养面积690亩。

2.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卓有成效。乐平被评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现全市拥有“两品一标”农产品29个,绿色(有机)食品达到2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

3.规模化经营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共有农业产业组织1357个。其中,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1255个,专业市场组织8个,协会联盟31个。2018年销售收入龙头企业48.22亿元,合作社3.14亿元,专业市场组织53.68亿元。生产基地规模:种植业136万亩(含林业),牲畜饲养量44.27万头,禽类饲养量465万羽,养殖水面6.9万亩。

4.农业三产融合持续推进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强镇战略,沃博田园综合体、花正红农业示范园、蓝妮子生态园等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相继建成,形成了以蔬菜为龙头,粮油、茶果、中药材、花猪、红糖、蜂蜜、桃酥等地方农产品为主体的农业特色产业体系,构建了十里岗莲子、高家白茶、众埠中草药、礼林香草、镇桥芡实、乐港蔬菜、浯口湖羊等“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

五、筑牢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

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0.7万亩,今年新增设施蔬菜钢架大棚1.02万亩,目前完成了建设任务的97.14%,到12月底全面完成1.05万亩任务。推广农作物机械化耕种收面积114.7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1.5%。农业科技创新水平逐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农村户厕改造147170座,卫生厕所改厕率91.06%,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厕率71.03%。

2.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一是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新冠疫苗接种服务能力,全市乡镇设置新冠疫苗接种点16个,投入资金约50万。二是为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乡镇卫生院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体检的基础上,引进移动智能体检车,开到各行政村去给老年人提供体检,及时反馈体检结果并开展健康指导。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近期,国家已成立疾病预防控制局,上级方案正式出台后,我市将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推进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四是加强母婴安全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等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强化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

3.积极开展高价彩礼治理。开展“治理高价彩礼、弘扬文明乡风”活动。先在众埠镇、十里岗镇、名口镇、鸬鹚乡等4个乡镇进行试点,其余的乡镇街道先行选择1-2个村(社区)先行先试,条件具备的可以整体推进。通过广播电视台、乐平之窗微信公众号、古戏台文化等平台,大力宣传开展“治理高价彩礼、弘扬文明乡风”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在全市营造了良好氛围。

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五美乡村”建设。

积极推进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和改水改厕,实现环卫“全域一体化”,按照“六化”目标,开展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试点,建立了“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市已打造1条美丽宜居示范风景线、2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3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2500个美丽宜居农户示范庭院;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整洁、秀美”已成为乐平最亮的底色。

通过近年来全市上下奋力拼搏,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在全省考核评比中获得优秀表彰,极大鼓舞了我市干部群众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斗志。下一步,我市以党史教育和建党百年为契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上再创辉煌。

感谢您对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