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736375999/2021-36642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4号重点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 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0-07-15 访问量:

市政协人口环资委,张红华、黎定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诚如委员们所看到的,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讲话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制定乐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试点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县为契机,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治理和农村“双创双修”等工作,打造了1条美丽宜居示范风景线、2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3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2500个美丽宜居农户示范庭院,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我市在全省县(市、区)2019 年度城乡环境整治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三和“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考核中综合排名第八的好成绩。虽然我市的农村“双创双修”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群众主体意识还未树立,参与的覆盖面有待提高,良好的卫生习惯还需逐步形成。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短板明显,公益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需求巨大,地方财政负担较重、压力很大。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为确保完成三年整治行动目标任务,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督导作用,与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一道抓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上工作

1.统筹组织做好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按照责任分工压实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整改责任,限时整改,及时向上级政府部门报送整改情况。

2.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 等重点工作。

3.做好”三农"领域补短板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项目建设。继续督导、推进2019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储备、申报、实施 2020 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并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监管。

4.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对标对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开展进度自评。

5..完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畅通农民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监管。

6.大力推行“村抓村民理事会、县乡抓新农村建设促进会” 做法,规范完善村民理事会、乡镇新农村建设促进分会和市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建设。

二、稳妥推进“厕所革命”

7.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国务院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全面排查问题,找准方向、找准根源,建立“治根本、管长远”的农村改厕制度,实施一批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典型示范项目,推动全市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维市场化、监督社会化。

8.指导各乡镇规范建立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台账,实行数据月度动态管理和月度调度。进一步做好改厕数据摸底调查,建立完善农村改厕建档立卡制度,以“一户一 档”“一村一档"的方式建立数据档案。

9.组织实施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政策, 明确奖补资金管理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10.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因地制宜拓展优化”三清两改一管护“内容。

11.扎实开展美丽宜居示范创建,积极筹措资金,按照“五化”“五优”“五美”标准,纵深推进美丽宜居示范乡镇(村庄、庭院)创建活动,努力打造一批美丽宜居示范带。

四、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12.部署"洒扫庭院迎小康、文明社会我助力”活动, 重点清理农户房前屋后、道路、水域周边的垃圾和乱堆乱放 杂物。

13.对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评估,继续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纳入试点。积极推广适应农村特点、简便易行可持续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好经验好做法,重点推进减量效果最明显的可腐烂垃圾就地沤肥处理、经济价值较充分的可回收垃圾进入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14.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严格考核标准,加强监督考核,提高治理效果。

五、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5.编制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以县域为单元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实行常态化管理。

16.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开展排查和动态更新,全面摸清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范围、废水经农村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农田灌溉情况。

17.探索推广适宜的污水处理技术模式,优先解决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指撤村并居,几个行政村合并成中心村)生活污水问题,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协同推进。加快构建以设施、管网、农户为节点的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体系。

六、逐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18.坚持“建管并重”,全面推行常态化、硬约束的“五定包干”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建设,健全平台村庄管护信息,引导基层干部群众深度参与管理和监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19.完善长效管护资金筹措机制。按照省市县乡四级共同筹资、村民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要求,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确保每年每个行政村不低于5万元。探索“物业下乡”等管护模式,建立长效管护奖补激励机制,推动各乡镇(街道)加强日常监督,依据考核结果,分档拨付补助资金。建立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引导农民群众 积极参与村庄环境长效管护。

七、切实加强村庄规划编制

20.根据《江西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案例手册》,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

21.加快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根据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一步细化村庄调查和分类工作,开展村庄布局规划,科学开展村庄规划编制。

22.稳步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多规合一”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三年行动方案,结合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需要,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应编村庄规划编制。

八、科学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2.深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以秸秆农用为主,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着力培育秸秆离田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化运作能力。

23.持续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 总结推广“ N2N 区域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等生态文明先进经验,结合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和秸秆全域全量利用重点县项目,加强沼渣沼液高质利用。以沼气安全利用为核心,安全处置一批废弃沼气工程。

24.持续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提升牛羊等草食性畜牧结构比重,引导生猪生产向环境容量大的乡镇转移。

25.进一步规范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省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意见的指导意见》(赣农局办字〔2020〕6号)要求,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管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26.大力推动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生猪养殖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简化环评审批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养殖项目开工建设进度,促进生猪复产增养。

九、努力建设“四好农村路”

27.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启动县道升级改造40公里、县乡公路路面改造建设70公里、产业资源路建设35公里。完成危桥改造20座。提升我市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力争我市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在80公里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我市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8.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感谢委员们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我市将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广大农村变成了经济富美、环境优美、村庄靓美、民风淳美、生活和美的“五美乡村”。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附件: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乐平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13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市政府办公室(6568320)

联系人:农业农村局秘书股6216180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乐平市大数据中心ICP备案号:赣ICP15003826号-2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大连新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 电话:0798-6568602 电子邮箱:lpic@jdz.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2810028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383

江西乐平市政府版权所有